•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土淘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 市场行情 » 正文

    吃有机蔬菜的人究竟是多了还是少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07 17:28:52    浏览次数:591    评论:0
    导读

    看到一篇文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分析中国蔬菜的产量:我国蔬菜面积为3.35亿亩左右,产量达7.69亿吨,一年产能可以满足150亿

    看到一篇文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分析中国蔬菜的产量:
    “我国蔬菜面积为3.35亿亩左右,产量达7.69亿吨,一年产能可以满足150亿人的吃菜需求,相当于全球人口的两倍,产能严重过剩。有机蔬菜的比例是0.3%。”
    上一篇文章我们提到有机蔬菜为什么这么贵,突然很想分析一下“吃有机蔬菜的人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
    (近年来,尽管生态农业的发展不景气,但名词却层出不穷,下文的“有机蔬菜”泛指采用有机标准、生态农耕、自然农法等技术和标准生产的、不使用化肥、农药、抗生素、激素的蔬菜。)
    1、前几天,与合作农场的老板聊天,我就问了这个问题,有机市场这两年到底大了还是小了,老板脱口而出,“当然是大了”,“那你的销售怎么越来越差了?”老板有点迟疑,是啊,我的销售怎么越来越差了?他陷入了沉思。
    后来在一个土淘田田圈评论区又聊到这个问题,他也认为,有机的市场大了,甚至认为是已经形成了趋势。
    可是作为一个两年里一直与各种类型农场打交道的人,我自己的感受是这个市场萎缩了,而且幅度不小。当然我并没有什么整体的数据,也没有渠道能找到官方的数据。
    我的感受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有机农场的数量没有增加,甚至是在减少,我的朋友里已经至少三个放弃了农场,带着满身的伤痕转行了;
    二是大部分的有机农场销售不畅,会员在减少,在努力控制生产规模。我认识的农场主里面,除了两三个一开始就定位家庭用户的仍能保持规模并略有扩张外,其他的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产。
    一个延庆有机葡萄园老板,说他那个50亩的葡萄园,12年之前,从不考虑销售的事情,一到葡萄熟了的时候,这个机关那个国企分分钟订光,八项规定之后,到14年有30%没卖掉,15年50%没卖掉,不过他预见到了,拿去酿酒了,前几天见面聊到17年的情况,一张嘴就是“你能不能帮我卖点葡萄酒啊,今年70%都拿来酿酒了”,我无语,其实他的品种并不是很适合酿酒,估计还没葡萄好卖呢,好处是可以储存的时间长。
    第三个感受是,找我谈家庭菜园运营的农场越来越多了,我15年起心动念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找这些高大上的农场聊,都是爱搭不理的,16年委婉地拒绝,近段时间,找上门来的就有十几家,一水儿的高端休闲有机农场,除了北京的,还有上海的、郑州、深圳的、昆明的,简直让我受宠若惊。
    为什么呢,并不是他们多么看好家庭菜园这个模式,而是农场自己不想种了,做不下去了,做家庭菜园至少不亏啊,还能带来稳定客流。
    现在回头看12年之前高端水果、蔬菜市场蓬勃、红火,其实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八项规定一出,公款、礼品消费的大潮退去,发现高端农场都在裸泳。
    只有那些从一开始就定位在家庭用户的农场还将就,由于17年在纷纷取缔菜市场,宅配市场甚至还扩大了一些,(我认识的有3家,为避免广告嫌疑,就不说农场名字了)。
    但是家庭市场的些微扩大无法弥补失去公款消费的巨大缺口,这是显而易见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农场普遍减产,甚至有关门。
    明明有机产品的源头在减产,但是,在大家的感觉里,为什么有机市场还扩大了呢?我又与一个做七年有机渠道(专卖店)的朋友聊了一下这个问题。
    是的,有机的主战场转向家庭用户,所卖的有机产品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有机产品了,各种妈妈群、电商、社群都在销售“性价比高”的有机蔬菜水果、来自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其实越是集中的产地,越不可能不用化肥农药),而这部分产品的销量很大,把这个市场渲染得红红火火,弄得有机农场的老板都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好,并不是市场不好。
    但愿不会劣币驱逐良币。
    2、为什么选择有机蔬菜的人越来越少?
    最直接的答案就是:公款消费没了,要掏自己腰包了。
    福利、送礼,白吃谁不吃呢?但是要自己掏钱买25元一斤的蔬菜,任谁都得在心里掂量一下吧,毕竟买棵白菜就得八九十块啊。
    这个白菜到底哪儿好呢?更好吃?没用化肥农药,可是我怎么知道真没用?还有虫子眼;而且专家说了,适量农残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相信每个消费者在超市里,面对两个柜台,这个柜台的白菜80块一棵,旁边的柜台还不到8块,心里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吧。
    那么有机蔬菜的家庭用户市场是扩大还是缩小了呢?
    分析一下消费购买蔬菜的主要影响因素,也许看出一些端倪。
    用户买菜首先考虑的是好吃
    既然是食物,满足口腹之欲是首要的,有没有营养一时半会感受不到,有没有农残更感受不到,但好不好吃是立杆见影的。
    我们常教育孩子不要挑食,挑食本质上就是选择好吃的,其实挑食哪里是孩子的问题,80后的妈妈和05后的宝宝,经常能看到妈妈比宝宝还挑,妈妈还振振有词:我这么大了难道还不能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对宝宝就是:不要挑食,会营养不均衡,为你好等等。
    好吃,过去是、现在是并将永远是用户选择食物的第一标准。
    社群、微商能卖好草莓、橙子、西红柿、大枣等等,吸引人的主要是好吃,“小时候的味道”,引起用户下单冲动,快要留出来口水,而不是想到了不用化肥农药。
    从这一点上来讲,有机蔬菜是有优势的,大部分的有机蔬菜要比化肥农药菜味道浓郁、地道,该香的香,该甜的甜,就算是酸的苦的也是那么有回味。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有时候有机的叶子菜特别是露地自然生长的叶子菜比较韧,吃惯了普通蔬菜会觉得老、口感不好。
    但总体来说,有机蔬菜是更好吃的, 这个因素不会造成用户不选择有机蔬菜。
    其次,认不认为蔬菜安全问题严重
    我一直认为大家都对农药、抗生素、激素提心吊胆,但现在发现其实不是。
    在一定程度上这确实是个无法证明的问题。
    没错,癌症、白血病等莫名其妙的重大疾病是比以前多多了,儿童性早熟也几乎成为普遍现象,可是有什么证据表明这和人们吃的蔬菜、肉蛋、粮食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呢,又不是吃了就得的,而专家们又站在科学角度证明这些东西对身体无害,农残无害、激素无害、反季节正常等等。(看下图这个专家)
    而农场这个阵营,往往拿不出这样细致入微的分析,只会口感舌燥地说农残有害不健康,就像中医,西医说你们不科学,中医也没法证明自己科学。
    而通常如果认同这个问题,就会开始有意识地寻找健康食品、有机蔬菜。
    然后是信任的问题
    能不能找到值得信任的农场。
    你的菜说是没用化肥农药激素,我怎么知道呢,在一个信用制度不那么良好的社会,这个是很难证明的,不像在欧美,开个店你说卖的是有机蔬菜,用户会相信,而在中国就不一定了,甚至做了有机认证,也会说“那不就是用钱买的吗”。我一度认为信任是中国有机市场最核心的问题。
    这个原因绝对咔嚓掉了一大批用户。
    而且,由于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同一个农场的菜,这周送的跟下周送的,口感就可能不一样。而任何一个小的问题都会导致用户信任的丧失,大多数有机农场的用户每年都换,沉淀不下老用户,就是这个原因。
    有机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怎么算也有十几年了,大多数农场每年都在拉新来维持会员数,类似狗熊掰棒子。
    好了,你同意有机蔬菜好吃,也认为普通蔬菜问题严重,并且找到了放心的农场,那是不是就没问题了呢?我最开始觉得到这儿已经没啥问题了,其实不是。
    相信很多人下过决心:我一定要早起,但能持之以恒的少之又少。习惯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让你很难做出改变。
    相信对蔬菜安全有疑虑的群体还是相当大的,但临到买菜那一刻,还是习惯性地选择普通蔬菜。
    “哎呀,好多虫眼,扒开一层竟然还看到虫子,吃这样的菜,我会做噩梦的”,“看我在超市买的黄瓜多水灵,顶花带刺,花都没干呢”,“看我在菜市场买的西红柿多好,又大又圆又红,像列队的标兵,再看你从农场买的,大的大小的小,还有裂纹”,“全国人民都在吃的蔬菜,也没事啊”……
    有个地主跟我讲,她在我们这儿种的菜,拿回家,只有她自己下厨的时候才做,她婆婆平时动都不会去动。
    当然最大的不习惯,还是来源于价格
    很多有机农场的老板喜欢这样算账:
    一个家庭假定4口人,一天吃2斤蔬菜,一年730斤,一年18000多,做我们的会员,可享受7折,只要12000多元,一年的蔬菜,一家的健康,不值吗?在北京,有房有车的家庭,谁还掏不起这一万多块钱啊?
    是啊,健康无价,一万多块,北京有房的人谁还消费不起呢?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如果解决了信任的问题,价格应该不是障碍。
    分析了目标市场,分析了消费者行为,分析了消费者结构和收入,分析了……
    然而,被无情的事实打脸了,农场的有机产品不好卖,快要关门,而妈妈群里那些“性价比高”的似是而非的有机产品风生水起。
    把这几个因素简单排列一下,就形成了一个有机蔬菜消费阶梯模型:
    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用户要轻松地消费有机蔬菜,从第二层开始,就基本都是障碍了,特别信任和价格的问题。
    在有公款消费的时候,首先价格不是问题,习惯也不是问题,不吃白不吃。
    而当价格不是问题的时候,能够支撑成本,农场也没必要做手脚,那么产品的品质也会比较高、符合标准。
    而当这个市场转入纯粹的消费者市场的时候,用户不愿意付出这么高的价格,农场又降低不了成本,很多农场就开始降低生产标准。
    而用户一旦发现,就再也不会信任这个农场,原先的有机蔬菜用户也失去了,农场日子更加难过,于是恶性循环,导致家庭用户的市场扩大起来也非常难。
    而用户找到有机蔬菜的几率更低,信任再降低,市场进一步萎缩下去。
    3、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现在是在一个真正的市场上,面对的是真正的用户,是死是活凭本事。
    以前的公款消费,就像激素一样,催熟了有机蔬菜市场,像一个不健康的肥胖儿,而现在的市场虽然瘦了,但却是健康的。
    这是真正的力量,就像前文说到那三个农场,从一直定位在家庭用户,销量反而扩大了。
    这是真正的希望!
    做有机农业的人都知道石嫣,有机农业的旗帜性人物。
    前段时间的CSA大会,有一个环节是“CSA农场生存论坛”,结束的时候,每位嘉宾说一句话。
    石嫣说:“明年大家还来参加这个大会吧!”
    也许她本是一句调侃的话,可是听上去总感觉透着一丝悲凉。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91tutao.com/news/show-106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help@91tutao.com。
    0相关评论
     

    (c)2016-2023 土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03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