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民以食为天”。从古自今,“吃”一直都是人们的第一需要,也是头等大事。但是不同时代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同。
在漫长的自给自足经济时代,常常困惑我们人类的是食物不足,而我们解决的方式是勤劳。人们通过勤劳,尽可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及其它食物,所以勤劳成为一种崇尚和美德。
在近代的商品经济时代,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土地的亩产水平以及农业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农产品变得相对充足甚至过剩,而我们面临的问题变成:农产品是自己生产还是购买别人的农产品?别人卖给我们的农产品是否安全?
不容置疑,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是充足的,尤其是近三年(2015-2018),绝大部分农产品滞销,价格下降,甚至有人认为我国农产品已经过剩或严重过剩。
但与此同时,我国却每年要进口大量的农产品,尤其是粮食。资料:2017年我国小麦进口了442万吨,大米403万吨,玉米283万吨,大豆进口量高达9553万吨。
全谷类的背景
为什么我们要进口这么多粮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价格因素
比如国外的玉米、大豆比我们的便宜,这对国内的加工企业来说,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每个企业都想降低陈本,增加利润,所以,国内以粮食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如饲料企业、加工豆油的企业等,都很想进口国外的原料。
2、质量因素
比如我们进口的硬小麦做饼干等食品就比较好,而我国生产的小麦多数为软小麦,加工出来的饼干质量就差一些。
所以,国内一些食品加工企业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食品,就需要进口小麦。大豆也是如此,国外大豆的含油量明显高于国产大豆。
3、资源因素
即进口国外粮食可以减少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压力。就拿大豆来说,我们每年进口大约9000万吨大豆,如果这些大豆要自己生产,按每亩地产量1000斤计算,就需要1.8亿亩耕地;
如果按每亩500斤产量计算,就需要3.6亿亩耕地。而我国多数地区,大豆亩产就是500斤左右。所以,进口9000万吨大豆,可以节约土地资源3亿亩左右。但是弊端也显著。
如果国家不能够给予国产大豆产业足够的扶植或者倾斜的话,国产大豆没有任何未来可言。
如果不然,国产大豆的市场空间将会被进口大豆进一步的压缩和侵占。
国产大豆的市场价格也会因此而迟迟得不到显著的提高。
而我国原先那些大豆种植户也会因为种植效益低下而选择弃种大豆。
到时候,不能说国产大豆彻底灭亡,只能说算是真正的苟延残喘,面对高歌猛进的进口大豆,没有任何的还手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