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家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在闲暇时间选择观光休闲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数量剧增,城市绿地不断地被城市发展建设所侵占,有限的城市公园和风景区已经难以满足城市人休闲娱乐的要求,反之,在我国广大的城郊和农村地区拥有广阔的空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开始纷纷投向休闲农业园的建设。植物作为休闲农业园的核心组成要素,在休闲农业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植物景观的成功营造对休闲农业园尤为重要。
1、保护自然资源
休闲农业园植物景观营造的首要任务是对植物景观整体格局的规划,应立足生态,尊重自然,依据基地的地形地势特征、水文、土壤条件、植被分布现状等自然条件并结合休闲农业园主题,科学合理地对植物景观整体布局。在地势较高、坡度较大、原生植被条件较好的地带适当保留原生林植被以及适当补植常绿或落叶林与原生林共同构成背景林景观;在一些突出打造的坡面及高地可以栽植特色果树等植物,以营造壮观的片状或带状特色植被景观,如漫山桃花景观、梨花长廊景观;在平缓的坡面以及地势较平坦、土壤条件相对较好的浅丘或平地营造特色花卉景观和蔬菜景观以及粮油作物景观,如油菜花田景观、流金麦浪景观;在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地势较低的沟谷和水流岸边栽植湿生花卉或蔬菜等耐湿植物,如荷花、茼蒿、茭白等,并适当配以树形优美、观赏效果好的垂柳、水杉、腊梅等园林植物以营造优美的沟谷和水域特色植物景观。
2、结合本土农业,优选乡土植物,突出地域特色
乡村是在地理空间的基础上形成的人文历史的物质存在,人们对自然的原始崇拜,据此产生的文化理念,生活、生产方式及对自然景观的认知。村落外围的农田、水系、山林景观与村落交相辉映,已经形成乡村的自然景观基因,保护自然景观格局及植物景观,是延续乡村地域文化的基础。所以在植物景观地域特色的选择上,应注重植物的生态习性地域性、观赏习性地域性以及文化地域性。植物生长有明显的自然地理差异,在不同的气候、地形等生态因子的作用下,植物形态会不同。由于地形的差异,生长在杭州市(市区最低海拔仅几米,山区海拔平均为 100m)的杜鹃形状较为矮小,而生长在天目山 (最高海拔1700m)的杜鹃,则高大如小乔木 [14] 。由于气温、光照等条件差异,在我国川北、贵阳、江淮地区油菜花观赏期一般为每年的 3~4 月,新疆伊犁、青海门源的油菜花观赏期则为 6~7 月。此外,不同地域的文化有所不同,植物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存在差异。在我国西双版纳侗族地区,人们为了适应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据水田而居,以稻作为本”的传统生活模式,也因此形成了独具当地侗族特色的稻作文化。
3、丰富植物群落结构,注重植物季相变化
随着一年四季的更替,不同的植物的不同物候进程而在不同季节里表现出不同的面貌,这是植物季相变化的直接体现。休闲农业多以经济和农业生产植物成片种植为主,形成片状以果期和花期为主要季相特征的景象。春花夏叶秋实冬枝,植物的季相变化让人们感知时节的更替,为休闲农业景观弹奏出美好的乐曲。因此,在扩大植物选择范围,实现植物种类多样性的同时,做到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相结合,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相结合,观花植物与观果相结合,乔灌草花结合,丰富植物季相变化,以致四季有花果、四季有景色,如早春桃蕾含笑,夏日荷花挺水,秋季黄桔压枝,冬天寒梅怒放。
4、突出主题特色,打造品牌植物景观
营造特色的植物景观是提升休闲农业园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园植物景观品牌的打造可通过多种方式:(1)利用乡土植物,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植物景观:如南京市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突出当地梅文化特色,以梅文化为主线打造生态梅园、纪念梅园、科学梅园、游乐梅园等梅园特色植物景观,(2)营造专类特色植物景观:一种是根据植物分类学的不同等级打造同科属的植物景观区,如营造百合科的花卉和蔬菜景观;还有利用植物的特质、功能等营造芳香类植物景观,如香水百合;药用类植物景观,如板蓝根、藤三七、叶用枸杞;食用香料类植物景观,如罗勒、薄荷、百里香、迷迭香、香茅;保健类植物景观,如芦笋、秋葵、高花青素的叶菜及果菜类蔬菜。(3)将植物人格化营造特色植物景观:如建德的下梓村,村口两株300多年的大香樟被村民们亲切的称之为樟爸爸、樟妈妈,逢年过节以及家中有难事,必定来祭祀古树,并通过烧香、绑红丝带的方式,把对未来美好愿望和念想寄托在古树上,至今古树前还有小小的祭台,祭台上还有燃尽的红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