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秸秆这个东西,如果把它看成营养,卖的是饲料钱;看成是能量,卖的是能量钱;看成是某些原材料,卖的是原材料钱。
有些秸秆营养丰富,比如玉米、毛豆、蚕豆、小麦,勉强算上水稻吧,这些秸秆经过加工(比如高温高压熟化)后,是牛羊很好的饲料,卖的价钱比秸秆煤、秸秆沼气要高。有些秸秆,比如油菜、棉花等等,没法吃,就只好当它是能源了。
秸秆有几个共同面临的问题就是收集、预处理、堆放、运输。秸秆的资源化,不管哪些方法,基本上都很难回避这几个问题。所以在这里先回答一下吧。
如果是种植大户,秸秆量大,收益明显,他愿意收集,散户就不一定了,费事还没两个钱。
秸秆最重要的预处理就是去掉其中的水分。以产量最大的麦、稻秸秆来说,有些地方只种一季,且收割期气候少雨,那么可以在地里干燥到含水率低于25%后再收,这样的秸秆很受欢迎,不管是做饲料还是秸秆煤,都很好处理。而有些地方要种两季以上,收割期限不允许长时间把秸秆放在地里,必须处理掉,这种情况下秸秆含水率常高达60%,用非自然的手段去掉水分,代价很大,这样的秸秆,用途就小多了,所以苏南是以粉碎还田为主。不去掉水分,达不到进饲料、秸秆煤处理设备的条件。堆放起来,容易腐烂(做不了饲料),或者容易发酵(热值损失大,容易引发火灾,做不好燃料)。我们这边,种完了水稻,大约不到一个月的收割期之后,就要抢种小麦,大量高含水率秸秆短时间无法处理。所以,我们这边的饲料厂和秸秆煤加工厂,宁可去几百公里以外的北方去买秸秆,也不要本地的秸秆。
秸秆压缩后体积可以变为蓬松状态下的20到30分之一,从田间地头收上来之后,必须压实运输。但从田间收上来之前,聚零为整的过程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靠一部分人力的,代价比较大。虽然有打捆机,但如果打捆的是鲜秸秆,含水率高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会导致大量无用的水,含在秸秆里被运输,划不来。
目前秸秆资源化主要是用作传统的造纸、发酵,以及能源行业的发电、生物质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