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改革成为今年经济工作重点,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议题。随着《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印发,并提出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任务,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农机行业或将迎来发展机遇。
事件:政策推动农机行业发展2月5日,农业部印发《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就六大重点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并将任务落实到相关部门。
意见提出,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启动实施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深入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在条件成熟地区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机器换人”,推出一批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强化农机、农艺、信息化技术融合,努力突破主要作物机械化作业瓶颈,推进农机化技术集成应用。大力推进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全国深松面积达到1.5亿亩以上。积极开展“镰刀弯”地区玉米青贮、玉米籽粒收获、牧草收获、马铃薯收获机械化示范推广,加强适宜丘陵山区、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的农机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开展植保无人飞机推广示范。创建100个“平安农机”示范县(农机化司牵头)。
分析:农机行业或将迎来发展机遇1、优化区域布局
文件指出,经济作物要优化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饲料作物将扩大种植面积。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除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产品(11.830, 0.18,1.55%)的种、收等机械化率较高外,其他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等机械化率较低,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优化与扩大种植面积,将带来相关农机的投放,包括青饲料收割机、打捆机等。
同时,要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积极发展大农业模式,将拉动农业机械化率提升。农业部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为65%。根据相关规划,2020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左右,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并稳定在80%以上,市场空间较大。
此外,土地改革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土地流转加速,农村合作社、种粮大户的比例将逐渐增高,在规模经营情况下,大型农机操作需求将进一步提高。
2、进口替代空间大
此文件透露出的绿色导向值得关注,强调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转变,将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文件指出,加快研发适宜丘陵山区、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的农机装备,提升农机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等。
2017年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指出,要强化绿色生态导向,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力度,对深松整地、高效施肥、秸秆还田离田、残膜回收等绿色高效机具实行敞开补贴。《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提出,2020年农机装备关键零部件自给率达到50%左右,在重点主机产品、关键零部件领域分别形成2-3个知名品牌。
报告大厅《2017-2022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分析认为:农业机械化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头戏。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不够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较大差距。高人力成本、高土地成本、低农业机械化率,带来农产品价格倒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成为趋势。此次《意见》提出推进农业机械化无疑正是在响应这一趋势的要求。根据日前发布的农机装备发展方案,至2025年我国农机化率要达到75%。整体来看,农机装备仍有增长空间,植保无人机等细分领域成长性更高;未来具有技术优势及高端农机制造能力的龙头企业,将受益于行业增长及市场集中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