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土淘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 农业头条 » 正文

    抗击水稻癌症获新进展 2大基因技术起作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16 14:38:20    作者:网络    浏览次数:344    评论:0
    导读

      有“水稻癌症”之称的稻瘟病,动辄就会造成农民减产、绝收。而它又像流感病毒那样,几乎年年都会有新变种出现,抗病品种往往

      有“水稻癌症”之称的稻瘟病,动辄就会造成农民减产、绝收。而它又像流感病毒那样,几乎年年都会有新变种出现,抗病品种往往推广两三年就会失效。

      稻瘟病又称“火烧瘟”,一旦蔓延开,就如星火燎原,甚至可让农民颗粒无收。2014年,安徽种植的万亩水稻就曾因发生稻瘟病,导致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

      近日抗击水稻癌症获新进展。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团队通过发掘新基因位点并解析其功能机制,有效选育广谱抗病新品种,为控制稻瘟病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方法。该研究成果近日由国际知名期刊《科学》在线发表。

    抗击水稻癌症获新进展 2大基因技术起作用

      新华社8日消息,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试图解决水稻高产和抗病的问题。除了使用农药外,抗击稻瘟病公认的有效办法是种植抗病品种。不过,目前被鉴定的抗稻瘟病基因,绝大多数抗谱窄,单个应用价值不大,但是如果把这些抗病基因整合到一个品种以提高抗病性,又往往会降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瓶颈如何突破?何祖华团队与育种家合作,广泛筛选抗瘟种质,经过大规模遗传分析,克隆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并系统解析了它的功能机制。

      何祖华介绍,Pigm具有持久抗病性,其位点上有2个基因起作用:一个抗病但降低产量,一个不抗病但增加产量。这2个基因在一起可以达到广谱抗病与产量平衡,也使病原菌不能进化而破坏水稻抗病性。

      该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扩展了植物免疫与抗病性机制的认识,也为作物抗病育种提供了有效的新工具。自发掘以来,Pigm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水稻抗病育种,已经有新品种参加区试和品种审定。

      由于新发现采用了表观遗传调控抗病基因的表达,在科学上也有创新意义,因此也颇受基础研究者的关注。更多最新相关水稻行业市场前景分析信息请咨询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绿色水稻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关键词: 水稻
    (文/网络)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络原创作品,作者: 网络。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91tutao.com/news/show-198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help@91tutao.com。
    0相关评论
     

    (c)2016-2023 土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03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