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基本金属行业相反,新材料行业的供给侧是稀缺的,特别在国民经济需求的百余种关键材料中,约三分之一国内完全空白,约一半性能稳定性较差,部分产品受到国外严密控制,国内又急切需要突破受制于人的关键战略材料。
新材料品种门类众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23日发布《国家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案》,旨在全面提升我国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服务水平,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方案》提出,到2020年,围绕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和新材料产业链各关键环节,基本形成多方共建、公益为主、高效集成的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服务生态体系。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服务生态体系更加完善,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能力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材料具有品种门类众多、生产和用户企业数量大、地区分布广泛、产业上下游供需关系复杂等特点。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新材料产业已积累沉淀了海量资源,但各类资源分布于不同主体,信息封闭不对称、资源闲置浪费、交易流通困难、价值难以被有效挖掘利用、资源共享不畅等问题亟待解决。当前,具有大规模交互特性的资源共享平台在各产业、各领域应用日趋活跃,这也有助于加快新材料产业资源交流互通。
《方案》对平台的系统资源建设提出了6个模块的内容,包括政务信息服务系统模块、行业知识服务系统模块、仪器设施共享系统模块、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模块、供需对接服务系统模块和其他资源服务系统模块。“这些内容的资源共享将促进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和运营管理的智能决策和深度优化,实现关键仪器设施的在线互联与服务共享,促进协同创新,提高交易效率。”上述负责人表示。
行业市场前景广阔新材料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一是由于技术进步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一些新材料相对于传统材料来说,在性能和成本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二是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和资源的限制,一些新材料有较大的优势。当前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保持平稳增长;材料种类日益丰富,产品结构略有起伏;政策资金积极扶持,发展环境逐步优化;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区域特色逐渐形成。京津冀地区新材料企业发展迅速,产业投资及扩张意愿强烈。
在部分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我国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甚至“领跑”。例如,在关键战略材料方面,中芯国际前七大耗材中六类材料实现国产采购;南山集团铝合金厚板通过波音公司认证并签订供货合同;中船重工兆瓦级稀土永磁电机体积比传统电机减少50%、重量减轻40%;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核电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关键装备材料国产化率超过85%;液态金属在3D打印、柔性智能机器、血管机器人等领域实现初步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