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16年上半年光伏企业普遍业绩上涨,光伏行业整体市场成回暖趋势。2017年年初随着政策风向标的转变,加之往年基数过大,2017年光伏行业发展前景能否再续辉煌成为如今业界关注焦点。
中国光伏行业引外资抢占市场得益于可再生能源政策支持,中国光伏产业再现“井喷”式增长,其良好发展前景也吸引外资“抢滩”。跨国企业巨头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近日在此间宣布,通过收购方式扩大在中国光伏市场的布局。
当日,帝斯曼集团与苏州尚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收购后者的技术及其他资产达成协议。尚善科技是一家采用共挤技术生产高性能、创新性太阳能光伏 背板的生产商。双方未披露此项收购的财务细节。
帝斯曼集团先进表面部门副总裁奥斯卡·古迪恩介绍说,为了能让太阳能达到电网平价并具备高于化石能源的全球化成本竞争力,有必要降低其度电成本。通过此次收购,帝斯曼将完全可回收利用的新一代非氟背板纳入产品组合,与其领先的减反射涂层技术相结合,有助于光伏行业实现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此次收购不仅与帝斯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也契合中国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它进一步证明了帝斯曼集团对于中国清洁和绿色能源市场的支持。”帝斯曼中国总裁蒋惟明博士说。
得益于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政策支持,2016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454万千瓦和7742万千瓦,两项指标均居全球首位。根据《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求,2020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规模将达到1.1亿千瓦。
国际金融公司近期发布的《新兴市场的储能发展趋势和机遇》报告也称,未来五年储能在新兴市场将以40%的增长率迅速发展。印度和中国将分别引领南亚和东亚地区的储能市场发展。
据2016-2021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工程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预计,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和太阳能组件市场前景依然乐观。对于看好这一市场的跨国企业而言,通过收购本土技术领先企业从供应链上游切入市场,有助于其更好地把握中国光伏市场的机遇。
外资乘机抄底收购光伏业经历了欧美“双反”打压和行业寒冬,2016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开始回暖,2017年更是制定了17.8吉瓦的光伏电站规划目标。但是记者调研发现,整个光伏行业仍面临着不良贷款率居高、技术升级乏力等问题,而且遭遇马来西亚、印度、欧盟等多方夹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外资乘虚而入低价收购。面对转型受困局面,国家能源局推出持续三年的“领跑者”计划,众多企业将发展希望寄托于此。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773万千瓦,相较2014年上半年的332万千瓦有2倍多的增长。而制造端回暖的速度也在加快,目前虽然整个光伏行业的开工率低于70%,但是骨干企业的开工率均在85%以上,甚至超过100%。
但是,“我们面对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低端制造方面,马来西亚的生产成本是很低的,印度制造也在蠢蠢欲动,印度光伏组件的产能总共是3GW,却计划在2022年达到100GW。这个计划跟一般的小国家不一样,这是要推动本土制造的发展。”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表示。
欧盟正在集中优势力量,协调金融资源支持技术创新,重点推动最先进的X-GWp计划(百万千瓦级先进光伏制造工厂计划)。“我国能否在新一轮的技术进步、技术竞争当中占据主动,所面临的挑战是非常严峻而紧迫的。”王勃华还表示,我国光伏产业已存在外资低价侵入的风险。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光伏制造大国,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国内一家大型企业首席执行官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我国光伏骨干企业的生产设备正处于升级换代期,目前光伏生产设备的国产化率已达90%以上,20吉瓦的设备升级需要资金340亿元。但企业无力投入,将错失产业升级机会。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朱治国也坦言,“在世界上,我国光伏产业的技术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但我们的发展仍然受到阻碍。企业的现状是资金链紧绷、财务负担过重,无法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只能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
而光伏产业不良贷款率的居高,也让银行“积极”不起来。“截至去年底,银行所有贷款不良率只有1%,但光伏产业贷款不良率平均达7%左右。”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面对紧迫形势,国家能源局从2017年起开始逐年提高光伏产品的标准、质量与门槛,以促进行业优胜劣汰,其中一个措施就是实施“领跑者”计划。目前,该计划第一个获批项目已花落大同,另有多个省市在筹划申报,该计划至少连续实施三年。
“该计划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相关企业建立技术优势的意识,将会推动全行业的技术升级,淘汰劣质和低效率产能,让行业自然地形成技术和品牌壁垒。同时这样一个计划,让发电企业免去了很多跑项目审批的行政流程,可以专心于电站建造和品质保证。”大同“领跑者”计划的中标者之一晶科能源全球新闻发言人钱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