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行将环境污染风险很高,群众反映十分强烈的废塑料、未经分拣废纸、废纺织原料、钒渣等24类固体废物禁止进口”。7月20日举行的环保部例行发布会上,环保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郭敬表示,2017年底开始中国将不再接收24类外来垃圾。
垃圾可以变废为宝,郭敬介绍,“洋垃圾和固体废物的进口应用,在过去特定的发展阶段,有一部分进口原料的固体废物弥补国内资源短缺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暴露出不少问题,污染了环境,损害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尤其是洋垃圾问题,已经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一些国家通过多种方式将固体废物转移到其他国家,有的甚至是非法出口,郭敬介绍,“为了有效管制危险废物在各国之间的转移,国际社会在1989年就制定了《巴塞尔公约》,中国也是这个公约的缔约方。”
根据《巴塞尔公约》,出口危险废物必须征得进口国主管部门的同意,未得到进口国书面同意,不得进行转移。尽管如此,但国内国外仍有一些少数的不法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非法进口、夹带走私洋垃圾,造成不少环境问题。
为有效控制洋垃圾入境,今年4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以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核心,完善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
在此背景下,7月18日,中国正式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交文件,调整垃圾进口政策,拒收高污染的固体废弃物,将废塑料、未经分解的废纸等24类固体废物列入禁止进口范畴。
据悉,7月1号以来,环保部已经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打击进口废物加工利用行业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出动1700余人对包括广东、浙江、山东、江苏等在内的22个省(区、市)、148个市(区)的1792家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截至7月17日,共检查企业1162家,对751家企业提出立案处理处罚建议,建议立案率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