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税法》将于明年1月起施行,这标志着环保费改税正式完成,同时意味着运行了37年的排污收费制度将退出历史舞台。基于“税负平移”的原则,此次立法将实现排污收费向环保征税制度的平稳转换。善林金融注意到,环保税一旦开征,规模将远超现行排污费,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排放企业所受影响最大。
全国开放124家环保设施近日,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公布第一批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名单,并印发环境监测设施等四类设施公众开放工作指南。
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精神”,把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对改善环境质量具有基础性作用。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一方面将增强公众对环境治理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让污染治理设施在群众监督之下运行,加快建设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动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的良好风尚。
名单共包括全国31个省(区、市)的环境监测设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及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4类共124家,同时公布了设施单位的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公众可以通过电话联系,预约参观。
为指导并规范四类设施单位做好开放工作,印发环境监测设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指南(试行),规定了开放的具体种类、内容、形式等。要求开放企业制定开放计划,做好人员组织和培训、安全防护措施和宣传动员工作,在网站、媒体等信息平台上公布活动时间、内容、地点、参观路线、参观要求和报名方式等内容。要虚心接受公众的意见,不断改进与提高,持续有效地开展开放活动。
据2017-2022年通风环保设备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悉,今年5月,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要求2017年底前,各省级环境监测机构以及省会城市(区)具备开放条件的环境监测设施对公众开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城市选择一座具备条件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一座垃圾处理设施作为定期向公众开放点;有条件的省份选择一座危险废物或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作为定期向公众开放点,各类开放点每两个月应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公众开放活动。2020年底前,鼓励各省在有条件的地级市选择一座环境监测设施、一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一座垃圾处理设施作为开放点;有条件的省份可新增危险废物或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作为开放点,推动开放工作常态化。
积极推进环保装备提质增效党的十九大对实体经济发展做出重要部署:“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同时,指出了几个途径:“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可以说,十九大报告对经济发展的要求明确,就是重点发展高质量的实体经济,其途径是以创新技术改造原有经济体系,并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
这些要求对环保产业特别是环保装备发展是完全适用的。近年来,环保装备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目前环保装备和产品已达3000多个品种,覆盖了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各个领域。环保装备和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在除尘、烟气脱硫、城镇污水处理等领域已形成世界规模最大的产业供给能力。一些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已经接近或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除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出口范围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袋除尘应用水平较高,应用范围不断拓宽;火电脱硫、脱硝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及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特别是超低排放装备和技术发展迅速;噪声与振动控制装备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该说,我国环保设备的研究和生产基本能够满足环保产业市场的供给需求。
目前,我国环保装备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是一些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部分关键设备仍需进口,有些装备的可靠性和耐用性还不够高等。结合十九大精神的学习体会,针对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笔者认为,环保装备发展应从以下几点着力:
一是环保装备发展应满足不断发展的环保工作需求。当前,我国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如火如荼,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形势依然严峻。应围绕解决当前的主要工作任务,加紧研发制造先进适用的环保装备,特别是土壤修复领域,由于刚刚起步,装备及技术相对不成熟,更需加强相关装备和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结合我国实际需要,尽快实现装备国产化。
二是环保装备发展应满足绿色化要求。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实体经济的内在含义之一,环保装备的生产和使用更应带头实施绿色化改造,为其他行业做出表率。例如,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以及污染治理技术等,确保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是环保装备发展应与服务有机结合。环保装备生产企业应将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而不仅仅作设备提供商。向上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如设备定制服务,向下则提供设备的安装、维护甚至运营管理等服务,向环保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
四是环保装备发展应与互联网、智能化紧密结合。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与智能化等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环保装备发展也应该借助这些技术实现升级换代。如单元设备的智能化设计、整体设备的智能化系统以及实时控制、远程监控系统,实现设备的智能一体化装配,以达到设备的最优运行和最低耗运行。
五是环保装备发展应趋向模块化。随着技术和材料的进步,污染处理单元工艺将变为设备模块,从而带动整体工艺的设备化。新装备、新技术发展要将反应器化作为设备模块化和实用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