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农业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确定2018年将新增584万亩轮作休耕试点,全国轮作休耕面积将达到1,200万亩,试点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贵州、云南、湖南、河北、甘肃在内的9省(区)192个县。这就意味着耕地轮作休耕全面启动了,新一轮的轮作休耕补贴来了。
今年将扩大试点,试点规模比上年翻一番,此后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增加,加上地方自主开展轮作休耕,力争到2020年轮作休耕面积达到5000万亩以上。
但问题是,轮作休耕的地区不能和以前一样种植。那么,农民的收入成了最关键的问题!
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如何保证证农民不吃亏、有积极性?
财政部农业司副司长凡科军强调,为了保证参与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农民不吃亏、有积极性,在实施中不断完善轮作休耕补助政策,补助标准实现两个平衡:
平衡一:根据种植作物的收益变化推算给出轮作的补助标准,让农民不吃亏。比如说,在东北冷凉区,按照玉米大豆1:3的收益平衡点,每亩轮作补助150元。
平衡二:注重区域间收入平衡,关注不同地区间的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等测算休耕补助标准,每亩补助500-800元。
那么回归到关键问题,这个补贴能不能到农民手里?
不管以前怎样,近两年的补贴发放已经越来越到位了。此次财政部重点强调了,这些补贴一定要确保发到应得的农户,该打卡打卡,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所以补贴款顺利到位还是有保障的。
最为重要的是农业部凡科军还说,补助对象做到两个精准:
第一个精准,将轮作休耕精准到户,与试点的农户签订3年的协议,明确相关权利、责任和义务,就算休耕也要好好经营,做到休而不退、休而不废。
第二个精准,补助资金精准发放到户,明确补助对象是实际生产经营者,而不是土地承包者,防止出现争议和纠纷。
轮作休耕制度对农民有什么好处?
2017年,我国轮作休耕试点面积达1200万亩,主要在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湖南、贵州、云南、甘肃9个省(区)实施,对农民的主要体现为“三增”!
1、作物产量增加
通过作物间的轮作倒茬和季节性休耕,给下茬作物提供了良好的地力基础和充足的生长发育时间,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品质。河北小麦冬季休耕后,将一年两熟夏玉米改为晚播春玉米或早夏播玉米,亩产提高10%以上。
2、有效供给增加
在轮作休耕带动下,两年全国调减籽粒玉米5000万亩,增加大豆1900多万亩,增加杂粮500多万亩,将会对籽粒玉米的价格增长起一定的效果。
3、农民收入增加
比如,黑龙江省海伦市轮作种植富硒、高蛋白大豆40多万亩,通过精深加工转化,成为农民增收的“金豆子”。
休耕不是让土地荒芜,而是让其“休养生息”,既可以让过于紧张、疲惫的耕地修养生息,让生态得到治理修复;也可以通过改良土壤相应出现的问题,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真正的“藏粮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