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行业数据监测显示,2018年12月,受监测的142个样本城市房价平均环比下跌0.68%,环比跌幅比上月收窄0.08个百分点。
业内分析认为,在严厉的调控政策持续下,2018年全国各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综合2018年年底及2019年的房地产市场交易数据,2019年在住房供给普遍增加以及部分城市因城施策的政策调整背景下,未来各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将延续分化。其中,三四线城市仍存去化压力,整体库存较低、供小于求的一二线城市则有望率先回暖。
观察历史数据,2015年1月份以来,全国100城库存规模就呈现出持续性的下跌态势,中间个别月份虽有反弹,但下跌的趋势不改。到了2018年,库存走势基本呈现了“上半年减少、下半年增长”的态势。尤其是9月份库存规模明显增长,属于首次显著攀升的态势。10-12月份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总体上看,库存走势正迎来变化,年底正式步入上行通道。
截至2018年12月底,一、二、三四线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分别为2911、23261和19562万平方米,环比增幅分别为7.3%、2.1%和1.4%,同比增幅分别为31.0%、-1.8%和2.5%。
从同比增幅数据看,一线城市在连续34个月库存同比下跌后,2018年6月份首次出现同比正增长态势,7-12月份继续同比正增长,这意味着一线城市正进入补库存阶段。二线城市保持了连续42个月的同比下跌,但跌幅是在持续收窄的。三线城市在连续38个月同比下跌之后,目前出现了连续两个月同比正增长的现象。
行业人士表示,2018年全年库存先降后增,存销比也有类似的走势。上半年销售行情还不错,去库存效果也值得肯定。但到了下半年市场交易开始降温,房企高库存压力重现,这也倒逼相关房企积极进行项目的降价。当然对于购房者来说恰形成了一个相对好的购房窗口期。
事实上,全国各线城市针对自身市场特点,普遍开始推行因城施策。数据显示在此背景下,市场分化更加严重,一线城市成交下滑;重庆、合肥、郑州、徐州等热点二、三线城市因需求较为旺盛,成交依然处于高位;但海口、厦门、三亚等城市由于严苛的调控使得市场陷入“冰冻”,成交量大幅下调;广大三四线城市尽管政策环境依然较为宽松,但受购买力所限,加之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的收紧,在2018年下半年项目去化情况有所下降、成交逐渐疲软。
2018年底,随着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预售证管控逐渐放松,新建商品住宅新增供应一直相对较为充足。以一线城市深圳为例,2018年11月该市供应量高达131万平方米,创下近十年来新高。总的来看,全国受监测的60个重点城市2018年全年新增供应总量同比增21%,各能级城市供应全线上涨,一线涨幅最甚高达48%,二、三四线涨幅均在20%左右。
全国房地产市场在2018年下半年转冷,项目去化率明显下调,而菏泽、珠海等局部放松引发的市场悲观预期有所削减,调控放松预期被进一步强化。相关分析人士预测,未来一线城市新增供给量预计将显著增加。主要是因为房企前期囤积的土地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入市,2018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加大土地供应力度,且土地价格也相对降低,可上市供应房源势必会显著增加,加之限价政策也逐渐相对宽松,房企也会加快推盘入市。
其次,二线城市供给量整体小幅增长。其中,郑州、重庆、武汉、成都、青岛、昆明、济南等城市2018年土地储备充足,这些城市对省内人群存较大吸引力,购房需求相对充裕,房企也会适时增加住房供应,预计2019年供给量显著增加。
1月16日,行业发布2018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扩大,二三线城市环比涨幅有所回落。
由于临近春节,各大房企为了在淡季市场冲刺业绩,热点项目纷纷推案入市,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有所放量,价格有所上涨,2018年12月份一线城市整体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环比涨幅均有所扩大,环比涨幅较当年11月扩大1.02点,同比涨幅扩大1.3。
2019年一、二线城市在供应增加、需求购买力相对充裕的情况下,市场成交量将低位回升,而回调压力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行业人士认为,近年来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爆发,商品住宅面积销售占比升至69%的高位,除了核心城市外溢、返乡置业和棚改货币安置等方面因素的推动,核心却是城市自身内生的刚需和改善需求。而在三四线城市市场行情面临回调预期当口,需求能否持续成为关注焦点。
与此同时,在“因城施政”分类调控基调下,二线城市政策松绑预期最强烈,预计强二线城市房价坚挺,有望保持小幅微增态势。另一方面,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动力不足,结构性分化会更为显著。尤其是,前期房价上涨过快、市场需求透支严重的环都市圈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基本已经到达阶段性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