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6月12日讯 我国海带栽培产业规模大、覆盖范围广、产业链长、历史悠久。主栽培区的辽宁、山东二省有着截然不同的栽培环境。辽宁海带产区地处黄渤海交界处,水深流大,营养盐丰富,低温时间长,水透明度高;山东产区地处山东半岛尖端,水质肥沃,生长期和辽东半岛接近,但是水透明度较低。 这两个产区的海带产量占我国年产量的50%以上,年产淡干海带逾74万吨。即使在同一个产区,局部的栽培环境也有所不同。这对海带品种的培育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藻种质库团队(www.caslivealgae.com),在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逄少军研究员带领下,在全球范围内收集海带种质资源,开展多层次、大范围的杂交育种测试。团队长期和位于辽宁半岛的海带龙头种苗、养殖生产企业大连海宝渔业有限公司及位于山东荣成的我国最大海带栽培和种苗生产企业寻山集团开展院地合作,研究、建立和优化了杂交海带品种培育、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克隆杂交种苗培育等多项技术,针对辽宁和山东不同海带栽培区的环境特点,有针对性、量身定做地培育了多个优质海带新品种(系),解决了引进种所普遍存在的“奠基者”效应。 团队针对辽东半岛海域特点,培育了适合烫菜加工的杂交海带E25,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秀,适合所有排次的养殖,深受辽东半岛养殖企业的喜爱。针对山东长岛海域特点,培育了适合干晒加工的杂交海带B013,经过2018-2019年度的大规模养殖测试,全部产品实现一级品等级,深受长岛养殖用户的欢迎。针对山东荣成地区的海域特点,先后培育了海带205以及H系列杂交海带,在荣成产区得到了广泛推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藻种质库培育的系列杂交海带品种种苗的年生产量在20亿株以上,累计栽培面积超过30万亩,为我国北方地区的海带栽培产业的提质增效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