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新时代,也是我们的新时代。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学农做农的新农人明确了行动指南,指明了前进道路。那么,新时代的新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新思维?
进入新时代以后,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国家的优先发展的战略选择。乡村振兴的发展,首先需要有新型的农民。新型农民的标志有很多,懂科技、有文化、会管理等等。但是更重要的,是有新的思维。
新的思维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发展生产,我们应该有现代农业的理念;发展乡村,我们应该有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思考和知识;还有中央提出的乡村治理,我们应该有参与乡村事务的基本观念。这些都对农村的发展、对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
具体来说,新型的农民,首先要有市场思维。过去传统农民不需要市场,只要自给自足即可;而未来的农民,作为新型农民,有比较大的经营规模,要广泛采用新的科技,产品需要满足市场的需求,这样才能做到生产的健康发展。所以新型农民的市场思维显得特别重要。
满足市场的需求,还需要有农产品品牌的思维:怎样打造品牌?需要赋予农业产品文化的含义。要懂得农业文化、乡村文化以及消费文化等等。所以未来农民是一个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职业。
新型农民还需要一种思维,整体的思维。过去可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没有把农业农村农民以及各种各样的农村事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就使我们在解决三农问题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使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这次中央提出“乡村振兴”,要生产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它们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作为新型农民,必须有整体思维:既要知道农业的特点,也要知道清楚乡村发展的基本规律,懂得乡村的管理、知道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所以新型农民这种整体思维、系统思维显得特别的重要。
那么,随着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在农业领域又出现了哪些方兴未艾的“新动能”与“新业态”呢?
从农业产业角度来看,农业产业发展的今天,传统农业产业的边界需要大大的突破。农业产业一般讲农林牧渔,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都着眼于物质性的产品生产。在新的形势之下,这些产业要继续发展,要保障各种产品的供给,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然要坚持的方向。在提供物质产品的同时,农业传统产业的概念将由保证物质生产向拓展非物质性的新产业发生转变。比如互联网+、观光旅游休闲、生态环境的保护甚至包括体验式农业,这些都是农业产业外延、边界的拓展。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从这些年的情况来看,休闲农业、农村健康养老、农村电商等的确在一些地方表现出了比较强劲的发展势头,当然也有一些地方根据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发展优质农产品,包括有机农产品,根据居民的消费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这也算是一种农业本身的新业态、新动能。从一些地方的情况来看,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很可能要依靠一些返乡农民工和一些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甚至一些在城市成长的科技人员,也就是所谓的返乡、下乡、回乡人员,靠这些新型的力量到农村去高起点地发展现代农业,这也是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表现和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