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的农产品营销方式还基本上处于以生产为导向的营销阶段,其目的是如何使生产者的农产品传递到消费者或用户手中,是典型的“生产―市场”营销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
1、以农产品运销为主的渠道:农产品生产者选择便捷的运输方式,通过基层农贸市场与消费者采取面对面方式交易。这种方式虽然使得交易双方在一定范围内的信息对称,但是由于渠道辐射面窄,渠道成员难以把握整个市场的信息;而且,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的存在,交易所消耗的时间成本大幅上升,使得交易效率下降,尤其是对于某些鲜活类产品而言,增加了交易风险。
2、以多层中间商为主的渠道:农产品生产者通过中间商把产品推向市场。这种交易方会造成交易成本的大幅提高,容易出现哄抬物价、掺假卖假等问题,而且还容易损害生产者的利益。以蔬菜营销为例,其渠道为:菜农产地中间商市场批发商市场中间商零售商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交易利润大部分被中间商所得,生产者往往受压榨,会出现“种菜不如卖菜,卖菜不如倒菜”的现象,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
3、以交易型渠道为主:农户按照合同,把产品交予销售公司,销售公司通过包装、加工等提升附加值,获得较高利润。这种交易方式将农户制约在了合同上。农户不能享受产品附加值带来的利润,也不能根据市场行情变动交易价格,处于被动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