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耕地数量比中国多,日照和雨水比中国充沛。印度水稻一年三熟,其农作物亦盛产。这个国家发展农业的各项自然条件,都比中国优越。然而,印度农业远不能和中国相比。
中国水稻和小麦的产量比印度高出将近50%,水果产量也是其产量三倍。从绝对农业人口数量看,印度超过中国,不过在主要农产品指标看,印度都不如中国。印度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是西北边境的旁遮普邦,不过其平均产量,只能和中国普通农业省的平均水平相当。
印度有传统优势的领域,比如棉花,堪称印度最具代表性的农业产出,其生产能力也不如中国。相当长时期内,中国一直都是世界第一大棉花生产国。直到2015年以后,中国国内储棉过量,主动大量削减棉产量,头号棉花生产国的座椅,才由印度人来坐。至于茶叶生产,就更不用说了。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头号茶叶生产大国。
印度人口和中国相当,农业人口比中国多,农业自然条件比中国好。为什么印度农业不如中国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水利能力不如中国。印度农业水热条件优越,不过真正要组织生产,却需要复杂的灌溉系统。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需要蓄水和引水工程。传统印度是一个分裂松散的国家,缺乏治水传统——这说明传统印度的农业水平低。一直到英国人治理印度,才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并在近代超过中国。中国人有兴修水利的传统,一旦国家安定,往往就要治水,大兴灌溉,农业生产的基础能力一直很强,超过印度的底子很厚。
第二,印度工业化水平低。现代农业水平之高低,由工业水平决定。工业水平高,使用化肥和机械化的能力高,对人力依赖就低。工业和服务业是农业生产的延长链条,这链条越长,延长得越远,其创造的生产力再反哺农业,将极大提高农业生产率。
中国是制造强国,还是信息化大国,这对农业的现代化改造很有力。单单一项农药化肥,就依赖于工业系统,并对农业有相当大的拉动作用。反观印度,农业基本停留在人力时代。印度牛很尊贵,疏于参加农业生产(当然也不是全部),这也极大抑制印度农业发展。印度农业化肥的使用,也远不如中国。要记住,使用化肥农药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它是解决吃饭问题的最大功臣。
第三,印度市场化水平比中国低。所谓市场化,指农业人口的自由迁徙,转农为工;资本可以进入农业领域;外国农产品进入本国。即各个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
中国农业在这些方面虽有不足,但也做得不错。单单一项农业人口转移,就解放大量人力资源,这为农业生率提高引入其他要素,创造了极好条件。中国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不是说中国人养不活自己,而是希望引入国外更便宜的粮食,从而优化国内粮食生产结构。落后体系不被淘汰,农业就难发展。
相比起来,印度农业的市场化水平就低得多。印度特色的种姓制度,限制了农业人口自由迁徙—虽说这种限制越来越少,但在传统印度农村,传统的限制仍不可忽视。印度政府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既给予补贴,也对农产品进口有较多限制。印度社会有强大的农会势力,这是中国所没有的。
印度经济比中国落后,原因是印度长期施行计划经济,国有经济,其改革开放的施行要到1992年以后才开始,且阻力比中国大。印度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其实不如中国,这是他们农业落后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