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山药哥」赵作霖自2013年开始利用微博销售焦作铁棍山药,一直以来,他被媒体冠于的名头是“青年创业明星”。
「山药哥」很介意被称作“微商”,但现在说他是电商不合适,企业不合适,不用微商,只能用新农商或者新农人了。这其实也是很多农特产品微商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当个人微商发展到一定程度,下一步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怎么向前走?微商并不微农特产品发展微商有天然优势。
比如焦作铁棍山药是四大怀药之一,菜市场卖的铁棍山药真假难辨,在由吃饱转变为吃好的客户面前,真正的铁棍山药成了稀缺资源。
在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环境中,价钱相对较高的正品会沦落为小众市场,出现“好产品出不去,顾客有需求买不到”的尴尬。「山药哥」利用微博圈到精准顾客,嫁接淘宝进行销售,通过微信做客户服务,左手是产品,右手是需求,经过互联网将供需握在一起。
铁棍山药还有焦作的地域属性,背后有焦作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情感也适合微商拿出来讲故事。 其实,“微商”这个词本身并无褒贬,只是一部分人的做法玷污了它。「山药哥」以个人品牌为信任背书,以山药单品切入,通过微博、微信进行营销,这些都让他暂时很难甩掉「农产品微商」的标签。我们和赵作霖聊了两个多小时,直观感受是微商其实并不微。
微商不微首先表现在盈利上。2013年,「山药哥」上线一周就有4000多斤的销量,当年实现盈利40多万元。不要对一年40多万元的盈利不屑一顾,大部分生鲜电商红了那么久,还未实现盈利呢,并且「山药哥」只是一对80后小夫妻在农村做的创业项目。
微商不微另一个表现就是可以实现 “农产品+”。「山药哥」现在已经完成了很多“农产品+”的策略,不过,如果说初期是为了扩大销售,现在这样做倒有点是无奈之举。
「山药哥」目前承包了100多亩地种植山药,以他目前的粉丝量,这些山药不愁销,但农产品的一个通病是季节性短。 “如果只卖山药,我们每年只能卖三四个月,其余时间就全是空档期。”
所以他必须通过“农产品+”找到其他利润点。农产品+娱乐:山药节「山药哥」这个名字本身就具有娱乐性,好玩、好记、易传播、朗朗上口,与他的产品有直接关联,很容易在微博、微信上引起围观。
目前「山药哥」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届网络山药文化节,把微博、微信上的粉丝召集到山药种植基地,现场看山药、挖山药、吃山药。去年举办的第二届网络山药节上,有100多名微友参加,其中不乏网络大V,相关话题在微博和微信的转发量达百万次。
“农产品+娱乐”可以让产品更有趣,能够增强与客户互动性,但由于顾客的分散性,线下的活动对双方而言成本都相对较高,借助线上的娱乐化营销未尝不是一种好方式。像重庆的一家苍蝇小店,在微信上举办打飞机比赛,非常低的成本就可以实现娱乐营销效果。农产品+众筹:山药村2014年年中,「山药哥」引入众筹模式,今年提出了“山药村”的虚拟社区概念。
“山药村是用大家的钱,种大家的地。通过众筹的模式让大家包养山药地,他们是地主,我们是长工,也就是他们的山药管家。通过微博、微信实时直播山药生长过程,山药收获之后还可以在包装盒上给他们定制企业LOGO或者个人名字。”
山药村说白了就是认领模式,是预售形式的一种变异,许多做有机绿色农产品的微商都在做。做得好,是对品牌的溢价加持;做得不好,是对品牌的信任透支。
「山药哥」自己也说了:“一个客户直接包了5亩地,近十万块钱一次性转给我。这些都得益于前期的个人品牌积累,如果不信任我的话,他们不会愿意掏这个钱。”今年8月初刚上线的「采踏」是台湾一个农产品加值平台,依托在线平台链接农产品与销售、观光、创意、科技、公益等Anything,将农夫、顾客、设计师等各行业资源全部圈入了「采踏」版图中。
“互联网+”是现在的创业主流,依托互联网可以实现“农产品+X”的众多可能,“X”的选定则要看农产品微商对自己的未来定位。
如果只是想老老实实通过微博、微信卖个货,那充其量只是个商人,只需要考虑产品营销策略问题就足够了。如果想通过微商平台,借助农产品+,实现移动电商、社交电商、品牌孵化、创业孵化、供应链等多维度发展,就需要上升到商业形态高度了。
「山药哥」计划未来将山药种植全部实现包养化,争取将虚拟山药村实体化,同时拓展山药深加工产品,还打算模仿褚橙的做法,打造好产品交给第三方平台销售。随着规模的扩大,除了定位问题,「山药哥」在管理、产品把控也需要下大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