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土淘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 专家观点 » 正文

    来点光照,水稻对稻瘟病菌免疫力就能提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15 20:38:59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738    评论:0
    导读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严重时颗粒无收。该病害在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常常会大爆发,但是其机制至今仍不清楚。13日,笔者从南京农业大学张正光课题组获悉,研究人员发现有些水稻品种在光照较弱时,稻瘟病发病严重,而光照强时,则发病弱。这与水稻体内一种名为LHCB5的基因有关。该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科技日报南京8月13日电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严重时颗粒无收。该病害在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时常常会大爆发,但是其机制至今仍不清楚。13日,笔者从南京农业大学张正光课题组获悉,研究人员发现有些水稻品种在光照较弱时,稻瘟病发病严重,而光照强时,则发病弱。这与水稻体内一种名为LHCB5的基因有关。该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
      研究人员介绍,在光照条件下,LHCB5响应稻瘟病菌的侵染,发生磷酸化,加速向叶绿体中积累,形成三聚体,不再与电子转运相关蛋白PsbS结合,导致电子转运速率下降。大量的电子在叶绿体中积累,与氧气结合,诱发叶绿体中活性氧的迸发,激活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
      研究表明,水稻体内有一种专门负责吸收和传递光能的水稻捕光复合体家族,其成员之一是LHCB5基因。正常情况下,LHCB5基因会跟他的工作伙伴——一种电子转运相关蛋白PsbS,一起在叶绿体中组团工作。团队发现,在光照条件下,稻瘟病菌入侵水稻时,LHCB5基因的第24位苏氨酸发生磷酸化,给水稻体内拉起“战时警报”。
      张正光介绍,水稻“战时警备”状态下,LHCB5基因会一反常态,加速向叶绿体中积累,撇开老朋友PsbS,自身以“三人特别行动队”——三聚体的方式快速聚合。大量特别行动队在叶绿体中快速集合“巡逻”和“戒严”,导致叶绿体正常的电子行动不便,转运速率下降,这些电子在叶绿体中大量积累,就找到氧气合作,诱发叶绿体中活性氧的迸发,唤醒了叶绿体内的专门的抗病相关基因,从而提高了水稻对稻瘟病菌的反抗能力。
      该研究同时分析了3000份水稻种质资源,发现LHCB5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存在丰富的多态性位点SNPs,不同的SNPs决定着LHCB5基因转录水平的高低,并且在粳稻和籼稻品种中存在明显分化,粳稻中LHCB5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籼稻品种。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91tutao.com/news/show-395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help@91tutao.com。
    0相关评论
     

    (c)2016-2023 土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03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