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何发展跨界乡村旅游?
发展乡村旅游重在跨界思维。谁来跨?怎么跨?是关键,难道是叫农民不做农民?种豆结出个瓜?对,我们就是要让这个种“豆”结出个“瓜”。土地是用来种庄稼的不假,庄稼当然是用来吃的不假,可只用来种只用来吃可就浪费资源喽!从农民角度看,做一个教人种地的老师还是可以的,劳动里面学问大,勤劳深处是生活。从投资意者的角度来看,传统投资领域及生产领域基本饱和,传统房地产开发领域的机会越来越少,住宅市场也几近成熟期,投资商的资金开始向新的领域分流。从政府层面上看,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环保及全面扶贫是首要工作。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推动了地方的发展同时满足了当下人们生活化、休闲化的消费意识形态,也是迎合国家政策的“阳光工程”。利用乡村的资源创造可观,可游,可玩,可乐,可感,可商的新型产业是对农村发展的跨界摸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农业跨界思维将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
二、乡村旅游怎么跨界?
当前,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正日益成为新一轮旅游业发展的“主力军”,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加速器”。乡村资源丰富,所存现状浑然天成,人文情怀发之根性,游到乡间颇有“嗅一缕乡间味,赏半边艳阳天”的放松心境。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只有贴近自然的才是永久属于人类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正是这一传统哲学思想在旅游业发展方向上的体现,乡村旅游也不单单是传统的农家乐体验,必须深度挖掘村落文脉,策划创新型产业,将单一的乡村游向生态文化游上靠拢。
将农作物转变为观光产物、互动产物,规划创建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使游客变成乡村主人,创立互动性娱乐活动,使劳动变成休闲锻炼。策划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和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等活动,使得到乡村旅游的人们身份互换,体验以娱乐的方式跨领域学习。
因地制宜,联系古代“乡贤”文化,挖掘地方文脉,使得游客身心都可放松,不仅能玩还将有所得有所感的深度挖掘地方文化内涵。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大力开发体验性、知识性农业旅游项目,挖掘文化内涵观光农业是一种文化性很强的产业,发展农业旅游并不是只以田园风光、农事活动等作为吸引物,必须发掘农村文化中丰富的内涵,探究农耕文化中引申出来的人文文化及科技文化做到文化、乡情、景观三者的和谐统一。
三、辅助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在乡村旅游综合文化旅游体的共同开发中,按照全面创新的战略要求,用跨界思维认识、开发管理和运营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综合体。
1、将乡村旅游开发与其它旅游开发相结合
乡村旅游与区域内其它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开发结合起来,借助已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争取客源,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2、与农村扶贫战略相结合
开发乡村旅游可增加旅游就业机会,给“农民”换个不一样的身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起到装扮乡村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压力的作用。
3、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
乡村是引申及发展小城镇的衔接,乡村旅游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小城镇的建设要按旅游城镇的风貌进行控制,本身就是旅游吸引物,可以依托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配属、旅游商业产物生产基地,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制作地等。
4、与资源保护和打造生态个性相结合
设计大地景观,拿乡村本身的地貌做文章,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给农作物种植区及乡间道路增添特色创意,形成新型“农文化”。创办乡间劳作比赛及农耕文化艺术演出,宣传保护生态,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华丽转身成乡村艺术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