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编制科学
示范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规划应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和农业、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布局结构合理,目标市场定位准确,发展思路清晰,工作措施有力。
二、扶持政策完善
当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农”和旅游工作的方针政策,根据本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台了较为完善的扶持政策和工作措施。
三、工作体系健全
重视服务能力提升,能围绕信息服务、创业辅导、融资担保市场推介、教育培训、管理咨询等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已建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明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职能和主管部门,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统计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及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
四、行业管理规范
园区建设规范,无擅自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修建休闲旅游基础设施行为,无以破坏农业生产为代价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象,没有发生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资源事件。建立了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行业标准,对现代农业科技园、休闲农庄、观光采摘园、民俗村及连片的农家乐等实行标准化管理,近三年内无安全生产和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五、基础条件完备
县域范围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完善的接待服务能力。具有农耕文化展示、农业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功能的园区,要做到设施齐全、先进实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要做到通路、通水、通电,通信网络畅通,要有路标、有指示牌、有停车场,住宿、餐饮、娱乐、卫生等基础设施要达到相应的建设规范和公共安全卫生标准。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实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
六、产业优势突出
能够依托当地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开发设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要有地域、民俗和文化特色,有吸引力较强的体验项目和餐饮、服务功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分布在全县30%以上的乡镇区域,形成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或集聚区;在全省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0个以上。
七、发展成效显著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受益面30%以上,从业人员中农民就业比例达到60%以上,从业人员30%以上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60%以上接受专门培训。
摘自《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