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智慧农业,首先要了解传统农业、物联网、神经网络。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传统农业,并不单指中国,包括全球范围内的拥有农业的国家,以机械化、规模化的经济作物种植为主。通常以家庭为单位,从业人员自己具备相关的技术、操作能力和经验。
物联网,可以远程获取实时数据,包括温度、湿度、离子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得益于华为NBiot等物联网解决方案,覆盖范围广,功耗低,已经开始大规模进行商用。
神经网络,通过机器学习,使计算机可以进行图像等抽象信息的判断,除了动植物识别等已经大规模应用的神经网络,百度云、阿里云等还提供定制化的神经网络,不需要懂得相关代码。
如果我们针对某种作物,配合相关领域专家,训练出可进行种植决策的人工智能,再配合可以收集数据的农业物联网,那我们还需要农民、农场主吗?完全可以像其他行业一样,实行以公司为单位,大面积、跨地区管理,工人招聘培训上岗即可。
智慧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在于,从以劳动力核心,转变为以科技技术为核心。云端管理的人工智能作为大脑,专业的研究实验室与技术人员作为保障,培训上岗的工人作为执行者,再加上专业管理层和营销人员,未来农业将更加商业化、标准化。
标准化得生产可以保障农产品的品质,资源的集中方便资源的调度,利于平衡市场的价格。在中国这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吃得实惠吃得好将不再只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