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大型农业有一定的必要条件:
1.这片土地辽阔,人口稀少。农民对土地拥有绝对的私有权利。
2.机械化程度高,大量高科技应用于农业领域。
3.农民应该有较高的技术知识和能力。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业在中国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总人口13.68亿,其中7.5亿为农业户口,6.5亿从事农业生产。全国耕地面积18.2574亿亩(2014年);人均耕地不到1.3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
据统计,全国66%的耕地分布在山区、丘陵和高原地区,而只有34%的耕地分布在平原盆地。一级耕地仅占总耕地的41.33%,且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水田少于、,旱地多,土壤养分严重不足。此外,自然灾害、、耕作方法、、工业污染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耕地资源质量安全的危害。
从我国农业现状来看,我国大农业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
1.土地少,人口多,土地权益保护不足,监管困难。虽然中国的农业耕地总量居世界前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很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这片土地无法支持大型农场的发展。同时,用于保护土地所有权的法律建设也不完善。
2.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由于面积大,大型农场需要大量的机器来完成工作,如灌溉农田、施肥农田、收割农田、等。然而,我们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无法实现完全机械化的程度,普通农民也买不起这么多农业机械。
3.我国农村人口的知识水平较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者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农业机械的操作能力仍需提高。
4.我国传统小农意识的局限性。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土地的重要性远远高于一切。只有有了土地,人们才能感到轻松。许多人不愿意放弃他们的土地。
大量农村人口无法安置。大规模农业所需的农业工人数量很少,但我国仍有7亿农业人口。要发展大规模的农业,需要将大部分农村人口从农村中解放出来,这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太大的压力。这些也决定了为什么大规模农业目前在中国不能成功。
我国更适合发展家庭农场
既然大农场的管理模式行不通,什么样的农业模式适合中国?答案是:家庭农场。世界上有三种基本的农业模式:
首先是美国的大型家庭农场。工业生产发生在殖民地国家,人口稀少。
第二类是欧洲家庭所有的中小型农场。科技的半工业化生产,加上旅游、度假和其他功能,发生在殖民其他国家的旧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程度高,劳动力价格高,科技发展水平高。我国提出的“家庭农场”概念实质上就是这种模式。
第三类是以东亚为代表的家庭所有的小块农田。日本、韩国和朝鲜都属于这种类型。土著居民已经开始集中种植、,产量极高。原因很简单:——人口多,土地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依法自愿补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专业大型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流转承包土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