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迎来一批又一批投资者。有些没有农业从业经验,听说农业政策好转型过来,有些在农业相关行业经营多年,产业链完善进入农业生产领域。有些人直接投资上千上万亩种植项目;有些人投资几十个品种的项目。最后发现在农业挣不到钱的原因主要有3个,第一生产出来农产品,没地方销售;第二自己种植品种太多,收购商不愿意来;第三农业作业标准化程度低,人工成本不可控。
在市场是遇到很多做农产品的贸易商,非常专业,品种单一。例如做樱桃的,全年都在批发销售樱桃,国内的、国外的,大棚的、露天的。例如做蒜苔的,全年都操作这一个品种。销售环节已经越来越专业,然而种植环节,还处于自我感觉的时代。想种啥就种啥,种植一样怕赔,就多种一些品种。规模化、标准化没有实现,成本不可控。
市场上也遇到一些,因为自己收购、批发农产品挣钱了,锁定一些具有市场潜力的品种,建设自己的种植基地。往往效果还不错,在产业链上不管从前往后推,还是从后向前逼,都可以成功。关键是发挥自身优势,怕就怕啥都搞,都搞不好。
农业产业链上有投入品、种苗、种植、仓储、销售等诸多环节,有些做出品牌的企业,自己有着稳定的销售体系,种植环节不再涉足,只是负责收购销售。但出于对品牌的把控,会把种苗、投入品一起推送给种植者。
在某地遇到一个种植两千亩广州菜心,在北方菜心消费很少,采收后运到广东市场销售,一年生产八茬。在某地遇到红薯大王,红薯育苗大棚有100余座,分销商知道某地有大规模供应,自动找上门订购产品。
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就算只是为那些品牌商代工生产农产品也没问题,首先解决销路。慢慢培养自己的品牌,在工业领域有不少公司,开始是为品牌企业代工,突然在某一时刻,破茧化蝶。
农业生产的出路不仅仅是鲜活产品销售,那些商品性差,或者遇到丰收价格下滑,农产品深加工、提取活性物质等产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时候鲜果好卖,大家就愿意增加种植面积;遇到价格下滑,自己反倒没有建设深加工的能力。
目前,政府、企业、农民都明白种地容易销售难,其实是规模不够大。如果某地就一个农产品种植规模达到全国最大,那些收购商还不是蜂拥而至?在一个地方收购就可以挣钱,谁还愿意走村串镇的零散收购呢?农业想发展,上规模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