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农村农业,很多人都会说出存在的很多问题,种粮食不挣钱,不如出去打工,很多土地都荒芜了,农村也成了“空心村”,只剩下“386180”部队了,也就是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了。
我出生在河北冀中的一个丘陵地带农村,孩提时代是在农村度过的。我七八岁的时候是1980年,当时农村刚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给了各家各户。农民刚从“吃大锅饭”的模式中解放出来,种地积极性非常高,起早贪黑、深耕细作、多上农家肥。这几年,粮食长势喜人,取得大丰收。那时候虽然小,但是也帮着大人去地里干农活,记得每年秋收时,玉米能收20麻袋,带秧的花生堆满整个小院、甚至都过了房顶,棉花堆满屋子.......。以前农民没有看到过这么多粮食,还是属于自己家的粮食,人们的脸上也露出了丰收的喜悦、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几年,随着社会的进步,粮食的增长持续、种地成本增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严重受挫,农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农村农业发展何去何从?使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这次国庆中秋回家,在老家住了几天,经过仔细了解,发现这一状况有了一定的改观。虽然出去打工的人还很多,但是土地不在荒芜,都把自己的土地流转了出去,出现了一些种粮大户、养殖大户。这些种粮大户实行规模化种植,耕地、施肥、收获全部实行机械化操作,使用除草剂。这样种地不用费多少劲、不用想过去那样全部人工劳作,庄稼照样长得很好、照样可以丰收,种粮照样可以挣钱、照样有前途。
父母告诉我,现在粮食的产量比以前确实高了。现在1亩地小麦和玉米可以收1000斤,以前最多打几百斤。究其原因,主要是科学种植,以前玉米种植隔1米1棵,现在玉米基本上一棵挨着一棵,每棵的玉米棒子都很大。
好像找到了农村发展之路了。土地流转奠定了政治基础,规模化是基本经济组织形式,科学种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