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从农业生产机械装备到新品种推广种植等环节,国家都在大力提高对农业的投入扶持,通过各种形式的补贴来鼓励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
这些举措带给农业生产的积极变化非常明显,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农业生产大大解放了人力,效率高了,应对病虫害以及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更强。数千年来,农民种地都需要“交公粮”,而现在不但不用交公粮,而且国家还给各种实实在在的好处,毫无疑问,现在的中国农业生产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但是现在出现的情况是,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却并不高,甚至有些地方出现撂荒耕地闲置现象,原因出在哪里?因概括起来有以下5个:
谋生的路子多了
现在国家经济形势蒸蒸日上,各行各业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些新兴行业也不断涌现,整个社会充满了活力,这种蓬勃向上的势头表现在国家层面上是综合国力的增强,GDP的稳步上升。体现在普通老百姓身上就是,谋生选择多了,增加收入的途径多了。
在以前,农民除了种地没有更多职业选择的机会,土地是家庭食物的来源,也是获得经济收入用于支撑教育、医疗等费用的重要来源,在这种背景下,农民自然会在土地上下功夫。因此,现在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跟国家经济形势获得良好发展这一大背景息息相关。
补贴资金被农资涨价抵消
从政策层面上来说,响应种植结构调整可以获得补贴、成立各种门类的合作社有补贴,等等,但是放在现在的物价与消费背景下来看,这些补贴的额度并不算大。而且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农药化肥等农资也在涨价,本就有限的补贴很大一部分会被农资价格上涨给抵消,这等于补贴的钱,经农民的手递到了农资生产和经销部门的手里,最终真落到农民手里的并不多。
补贴资金真正到农民手里的很少
农业项目的补贴资金、合作社的匹配资金以及农户的种植补贴等等,往往要通过好几个部门的层层下放最终才能到生产者手里,每经一次手,往往都会被拔掉一层皮,最终割到生产者手里的骨头上其实已经没有了多少肉,钱到不了农民手里,这是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农民往往处于各种顾忌往往也只能吃哑巴亏息事宁人。
人往高处走,农民想进城
对农民的身份缺少认同感,也是很多农民不愿意从事农业的重要原因,“面朝黄土背朝天”,“劳力者”不如“劳心者”,抛开收入的因素不说,当农民总不如当城里人体面,这是绕不开的心理因素。
现实来讲,城市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生活便利化程度等等各方面基本都明显优于农村,人往高处早,只要有机会,脱离农村,奔往城市,这是自然而然会生出的想法。而且农村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也往往是“好好学习,以后考出去”,上一辈子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寄托给孩子。
农村的孩子虽然生在农村,但是参与农业劳动的机会其实非常有限,往往对种地也并没有多少兴趣和认同,反而在读书过程中,见识了城市的繁华,再一对比农村的寂静,也不愿意再回农村。这样一来,在上一辈农民逐渐老去,农民的后继力量就会出现明显接不上茬。
农产品价格低,种植效益低
虽然各种补贴名目挺多,农业生产也因为机械化甚至智能化而大大节省人力,但是这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并不是目的,于农民而言只有自己的钱包鼓起来才有最终说服力。各种补贴只能算上是锦上添花,农业生产从根上要吸引人,提振农业生产积极性,最终还是要种出来的农产品能卖个好价钱。
但是主粮作物出于战略需要等考量,始终价格上浮不大,而于住房、教育、医疗相比,粮食价格的上涨更是“不足为道”。“一亩园、十亩田”,蔬菜水果的价格相对较高,浮动的空间也更大,但是园艺产品的怪圈在于:丰收的时候总是碰上好价格,价格好的时候,往往都不丰收。
虽然今年大葱等蔬菜价格挺可观,但是真赚到钱的毕竟是少数,而且利润的很大一部分还是被中间商给拿取了到不了农民手里。而且长远来看,价格的大开大合,背后反应的是农产品市场的不稳定,长远来看对农民获得稳定收益和保持种植积极性并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