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蔡海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做好“三农”工作,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行了明确部署,意义重大。在笔者看来,其中的亮点和重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基础、两个要害、三个支撑。
一个基础:粮食安全是实现现代化的“压舱石”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讲,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一号文件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部分首先强调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共同发力,既要加强国内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又要优化贸易布局、积极鼓励企业融入全球农产品供应链。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稳步提升,成功解决14亿人的吃饭问题。2020年粮食产量达到6.69亿吨(13390亿斤)的历史最高水平,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475公斤左右,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世界粮食安全标准线。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实现了由“吃不饱”向“吃得饱”进而追求“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
不过,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人民生活水平还会进一步提升,“吃得好”仍面临不小挑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和粮食产量的增加为粮食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础,但随着国内粮食消费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逐渐转变,未来我国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仍面临挑战。首先,我国居民对油脂、蛋白、糖类等食品的需求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这部分食物供给关乎群众生活质量的升级需求。未来,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的过程中,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还有巨大的升级空间。其次,粮食供给总量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小麦和水稻保持着100%以上的自给水平,并且库存充足。但居民饮食消费结构中植物油、肉、蛋、奶等食品的比重不断上升,给国内油料和饲料用粮供给带来了巨大压力。
两个要害:耕地和种子是两个“卡脖子”环节
一方面,“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好耕地才能保护好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保证重要农产品的自给率,首先要控制好农业生产的源头——良种,只有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在“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同时,“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只有保护好耕地,才能保护好国家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必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首先,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安全需要足够数量的耕地为基础。2019年,我国耕地数量为20.23亿亩,其中基础地力相对较差,生产障碍突出的耕地面积为4.44亿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22%。在可播种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我国任何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必然要挤压其它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下,我国现有耕地面积已不能满足国内的全部农产品需求。其次,保障居民食物需求需要更优质的耕地资源。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城镇建设用地对耕地形成挤占,工业污染和农业粗放生产等对耕地质量形成了严重的破坏。化肥农药过度使用造成我国耕地质量显著下降,耕地酸化、土壤板结等问题逐渐显现,保障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全国性土壤酸化,华北平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东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黑土层变薄,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受重金属污染严重,西北地区农膜白色污染等,严重制约了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威胁着国家可持续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种业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良种不仅是难以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而且是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种业科技和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农业农村部信息,当前,我们国家农作物自主选育的品种种植面积占到95%以上,特别是粮食种子能够靠我们自己来解决,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猪牛羊等畜禽和部分特色水产种源立足国内有保障,畜禽、水产的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达到了75%和85%,这些都为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的稳产保供提供了关键的保障和支撑。但我国还不是种业强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大豆、玉米的单产水平只有美国的60%不到,生猪繁殖的效率、饲料转化率和奶牛年产奶量都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80%左右;蔬菜国外品种种植面积占比达到13%,少数专用品种进口比例超过了50%,白羽肉鸡、祖代种鸡主要还是依靠进口,这些品种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相关产业发展的质量、速度和效益。
三个支撑: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重要支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大体系”构建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二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三是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加快生产体系现代化。“十三五”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持续加强。截至2020年我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每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000万亩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75%,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未来还要持续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体系建设。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产业体系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乡村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发展,2019年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2万亿元;二是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建设了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镇(乡)和超1亿元的特色产业村;三是乡村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2019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四是乡村新型服务业加快发展,2019年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6500亿元。未来需要进一步注重三产融合发展,完善供应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主体融合、业态融合和利益融合。
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快经营体系现代化。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根据农业农村部信息,目前全国家庭农场超过100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222.5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89.3万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9万家,这些经营主体辐射带动全国近一半农户,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有力推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