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实现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后来居上、实现赶超战略的主要途径。对此,中国十四五规划意见稿提出"建设智慧农业",各地十四五规划意见稿均提及智慧农业。
一、中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1、智慧农业引领农业变革新方向
智慧农业是智能农业专家系统的简称,一般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5S”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三农”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生态化、集约化,从空间、组织、管理整合现有农业基础建设、通信设备和信息化设施,使农业和谐发展,实现“高效、聪明、智慧、精细”和可持续生态发展,是将科学技术融合在农业发展领域中的具体实践和应用。
智慧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全产业链的“生态融合”和“基因重组”,可以从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彻底升级传统的农业产业链,提高效率,改变产业结构。
智慧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精准农业发展的一次深刻变革,是农业信息化发展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高级阶段。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2、世界各国争相发展智慧农业
全球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智慧农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英国、日本、挪威、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相继在大田、设施、渔业等领域构建了无人农场,实现了农场的高效运转,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大数据技术不断向现代农业深度渗透。
美国采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方法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应用移动互联网在农场投入产出预算、预测收成、盈利预估和库存管理等方面,大大提高了农场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比如伊利诺伊州农场主用移动设备管理农场,2个人可以经营1300英亩田地。
德国的高机械化水平结合工业4.0理念助力传统农业数字化转型,德国农业经营模式以中、小型家庭农场为主,由于农业生产率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扩大规模优势,农场被不断合并,德国农民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一个德国农民可以养活144个人,而在1980年这个数字仅为其1/3。
3、政策支持智慧农业发展
自2017年起,国家连续多年均有涉及提及智慧农业的内容,从各个方向不断完善了对智慧农业的政策支持。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积极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加快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提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精准化水平。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平台。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支持高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服务。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智慧农业市场潜力大
目前,全球都在加快智慧农业发展。根据国际研究预测,全球智慧农业的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90.2亿美元达到2025年接近700亿美元的规模。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近年来,智慧农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我国2018年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为7.3%,较2017年提升0.72个百分点,农业数字化水平逐年提高,发展潜力较大。预计到2020年我国智慧农业潜在市场规模有望增至2000亿元。
北斗导航、无人驾驶、5G、云计算……随着新技术加速涌现,越来越多的“黑科技”被应用于农业生产,智慧农业迎来广阔发展空间。业内人士预测,中国智慧农业是万亿级的规模。
二、十四五时期各省市智慧农业发展思路分析
我国农业在经历了人力和畜力为主的传统农业(农业1.0),以广泛应用杂交种和化肥、农药的生物-化学农业(农业2.0),以农业机械为生产工具的机械化农业(农业3.0)之后,正向以信息为生产要素,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和智能装备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农业(农业4.0)迈进。
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重塑我国现代农业,中国十四五规划意见稿提出,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智慧农业。各地十四五规划意见稿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加强种业科技创新,扎实推进农田标准化、农业良种化、生产机械化、种养规模化,建设智慧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