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数字技术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了具体部署,明确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并就深入推进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产业数字化等工作提出了要求。
而如何推动工业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应用,加快数字农业发展,也正是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马国湘这些年的履职焦点。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就此提交一份《关于利用工业互联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提案。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我曾提交《推进工业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实现一二三产业融通发展》的提案,2020年又提交了《关于接续推进数字化减贫助贫,依托工业互联网巩固脱贫成果的提案》。”马国湘表示,然而,我国数字农业发展仍然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农业数字基础设施水平相对薄弱;二是经营主体的数字化应用不足限制了其获取数字红利;三是农业产业链数字化亟待加强。
因此,马国湘认为利用工业互联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已成当务之急。
针对上述问题,马国湘委员在这份提案中提出了三项具体建议:
第一,建设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夯实数字农业发展基础。
加快5G、千兆光纤、卫星4G等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在部分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村地区布设,满足农业的数字化需求。推动利用财政专项资金、产业投资基金等支持农业全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我国农业实施监测分析。
同时,要描绘我国农业发展形势的数字画像,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农业发展研究分析机制,为乡村振兴战略方针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研判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的农业观测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实现对农业生产全领域、全过程、全覆盖的实时动态观测。
第二,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农业生产领域全面渗透。
马国湘表示,虽然近几年农产品销售借助消费互联网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作为数字农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农业生产的数字化转型更需工业互联网的助力支撑。
一方面,通过在农村地区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充分挖掘利用自然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推动原生态劳作、景观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文旅等新业态发展,实现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另一方面,制定农业相关数据标准,全面开展农业机械设备、农业生产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推动气象、水文、土壤、肥力、育种等数据在农业生产领域的采集、流通与应用,实现数据驱动与数据集成运用,化解农业生产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第三,利用工业互联网提升农业产业链数字化水平。
“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大型集团企业建立农业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周边农业中小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形成数字农业生态。”马国湘说。
具体该如何操作?马国湘谈到,“进一步顺畅农村生产端和城市消费端联结通道,扩大农产品销售覆盖范围;鼓励农业生产企业、大型生鲜超市、电商平台等制定农产品分类、分等、分级等关键标准,构建农产品数字化标准体系,促进农产品商品化、网货化;打造电商平台农产品销售的‘基地直采模式’,在生产端实行数字化管理,在流通端提升供应链效率,在销售端聚合消费能力拓展销售市场,打通数据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流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