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即将过去,但农业依旧在紧张高速发展中,国家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宏观调控,旨在让农民享受更多的惠农补助。
那么,2021年影响中国农业的大事件,你知道哪些呢?
1、粮食“18连丰”
2021年,因全球性的极端天气增多,使得粮食生产遭受了很多不利因素影响,不少国家粮食减产,全球粮价普涨40%以上,特别是玉米、小麦涨幅最猛。
然而,中国粮食迎来了“18连丰”,2021年粮食产量多达13657亿斤,相比上一年增多267亿斤,涨幅为2%,可见粮食又迎来新丰收,这也是粮食接连7年处在1.3万亿斤以上。
今年3大主粮栽种面积为15.03亿亩,同比增长3320万亩,涨幅为2.3%,其中玉米、小麦栽种规模扩大,但稻谷种植规模同比下滑0.5%。大豆栽种面积为1.26亿亩,减少2200万亩,主要是收益偏低,农民种植热情不高。
中国农业能够实现“18连丰”,这还源于我国农业始终把控着18亿亩耕地红线,官方对耕地的“非农化”、“非粮化”管控力度大,使得粮食迎来丰收。
当然,官方也加大惠农补助的下发,2021年国家下发了1204.85亿元耕地地力保护补助,从而减轻农民的种地成本,让农民的种地热情得以提升。
2、化肥把控力度大
今年的化肥涨幅可谓是非常之大,全球尿素涨幅超200%,而我国化肥价格也迎来猛涨。如山东地区,去年12月份,尿素价格为1800-1850元/吨,今年最高峰时化肥涨超3100元/吨,这一价格也是近10年来最高价。
按理说如今已是12月份,化肥价格应该走跌,但截止12月16日,尿素行情依旧在2440-2470元/吨,仍高出600元/吨。
其实,化肥价格上涨,主因是天然气、煤炭、硫磺等原料上涨明显,使得生产成本增加。早在今年上半年,官方就加大了对化肥的调控。
6月份时,因化肥价高,国务院下达了200亿一次性补助,以减轻农民的种地压力。
7月份时,官方先是约谈化肥企业,紧接着又进行立案调查,对故意抬高价格、惜售的企业进行处罚,这才让化肥价格缓慢下降。
12月份,官方又出台2大政策,力保肥企产量增加,为来年春耕做准备,这才让化肥价格缓慢下滑。
3、打响种业保卫战
今年一号文件中,国家就明确强调要打响种业保卫战,建立种子库,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展开种源技术攻关。
看似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可种子创新能力依旧不足,目前只是在小麦、水稻种子上颇有研究,反而蔬菜、畜牧等方面的种子创新较弱,靠进口或模仿,显然这不利于种业的市场竞争。
据悉,我国3大主粮、大豆、土豆种子的市场份额为70%,反而水产业、果蔬业、畜禽业等种业发展薄弱。因此,国家也鼓励“科企结合”,希望企业能够引导种业的研究,以健全我国的种子库,研究出更多优质种源。
4、生猪企业举步维艰
国家对生猪产业的重视程度很高,给出多种福利政策,鼓励人们养殖。但随着市场的快速扩种,今年7月份时,生猪产能就恢复17年水平。
也正是产能恢复,结果养猪业陷入了深亏中,从今年1月份到10月初,养猪业一直处在下跌趋势,猪价从36元/千克跌至10.29元/千克最低价,不少养猪企业陷入亏损中。
就拿温氏来说,作为龙头猪企,今年前3季度亏损了97.01亿元,平均每月要亏上10亿。而10月份保守亏损13亿元,11月份猪价走高,但温氏依旧亏了约2亿元。也就是说,1-11月份,温氏亏损超110亿。
正邦也是如此,前3季度亏了76亿元,10月份预计亏12.8亿,11月份预计亏5亿,这样1-11月份预计亏93亿元。
可以说,龙头猪企日子均不好过,说白了还是产能恢复,猪价很难上涨,长期维持在8元大关。
5、农机购置
农业想要走现代化、集约化模式,那必然要加快机械化的进程,但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并不是太高,农耕机械化率为71%,距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2020年农机保有量为2.04亿台。
为了能减轻农民的购机压力,国家推出了农机购置补助,今年补助金多达190亿元,可大大减轻大家的购买成本。在农机补助的相关农具方面,也增加了畜禽、饲草料、生猪生产等方面的农机,以保证各大农业产业都能加快机械化程度。
6、农民网红更新迭代
最近火了的张同学可谓是赚足了大家的眼球,他是农村人,视频是农村光棍的一天。农村网红越来越多了,当然更新的也很快。还记得你最开始关注的那个网红欢子吗?也许你已经把他忘记了吧。农民也需要学学用自媒体手段来为自己谋利益了。
而今年北方雨水偏多,河南、山西均遭受暴雨影响,11月初不少地方大棚被积雪压塌,这些均让农业受到打击。但有了农业保险后,农民的损失将大大减少。
今年即将过去,但国家的福利政策却让农民受益匪浅。农民朋友们,今年你们的收入增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