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中国栽培大豆的历史接近5000年,为什么产量问题现在变得如此迫在眉睫?如何降低大豆进口依赖的风险?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钟钰做出了解释。
大豆是地道的中国产物,中国也是大豆的唯一原产国,栽培大豆的历史接近5000年, 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我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最大的出口国。 数据显示,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大豆产量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到1994年,达到1600万吨,完全自给自足。 1995年到1996年,是我国大豆进出口逆转的关键时期,那一时期,我国开始尝试对粮食流通市场进行改革试点,大豆作为油料作物首先放开,大量的大豆压榨企业上马,对大豆的市场需求猛增。
市场需求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收入提高带来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需要更多的压榨油,而肉蛋奶等畜产品消费的增多,则需要更多的饲料,大豆压榨后的豆粕,又是工业化饲料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豆油和豆粕的需求增多,让我国大豆贸易从净出口国,逐渐转变为进口国。 历史数据显示,1996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为111万吨,到2000年,达到1042万吨,此后一路飙升,到2020年,中国大豆进口量超过1亿吨。
20多年来,大豆进口依存度过高的问题,每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突破大豆困局,也成为农产品供给保障中的难点。 值得注意的是,和普通的农作物市场不同,随着现代压榨产业和现代养殖业的发展,大豆市场正在分化为两个不同的部分,食用市场和油用市场。 2021年,我国大豆进口数量略减,降低为9653.70万吨,加上国内总产量1640吨,全国全年大豆总量为11294万吨,自给率只有15%左右。 自给率过低的风险之一,是定价权掌握在别人手中,在过去,国内压榨企业曾经遭遇过多次定价权带来的风波。 风险之二,是断供带来的问题。 如果进口受阻,直接影响消费结构的升级,相关消费品因此涨价,同时肉蛋奶等供给不足,直接消费的粮食会更多,影响到生活质量。 肉蛋奶消费多,粮食主食就吃得少了,反过来,肉蛋奶少了,直接粮食也就需求上升,后续还有一系列影响。 为缓解大豆进口的压力,多年来,我国多次推行国家级大豆战略,包括增加大豆播种面积,加强大豆育种、提高单产等。
2021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力争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6亿亩左右,产量达到2300万吨左右,推动提升大豆自给率”。 按照这一规划,产量达到2300万吨的话,自给率可以提升6到7个百分点。 就在2021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都出现了下降。 扩大国内生产的同时, 可以通过多元化进口的方式,如增加油料、豆粕、畜产品的进口,来分散单一产品进口的问题,同时通过积极研发替代品饲料等方式,在多方面降低大豆进口的风险。
文件提到“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然厚商贸总经理高艳滨就该文件,发表简要解读。
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文件指出,加强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强化涉农信贷风险市场化分担和补偿,发挥好农业信贷担保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期货”连续七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说明“保险+期货”切实保障农户收益、帮助当地特色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乡村产业健康发展、农民生活富裕,以及助力乡村振兴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
在格林大华期货农产品高级分析师刘锦看来,自2015年推出试点以来, “保险+期货”模式加速推进,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及“保险+期货”,并明确优化完善该模式。经过连续7年的运行,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和农业主体已经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保障的品种涉及白糖、橡胶、大豆、玉米、棉花、小麦、鸡蛋、苹果、红枣和生猪等,不仅保障了农民的种植收益,反过来也推动了期货等金融市场的发展,目前很多新品种在上市研发阶段就开始提前设计“保险+期货”服务模式,比如2021年2月1日上市的花生期货,上市首日就有多家期货公司启动了花生“保险+期货”项目,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