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品牌主要是指使用在农产品上,用以区别其他同类和类似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显著标记。农产品品牌一农产品的产地、品种、质量等差异为基础,以商标、口号、包装、形象为主要表现形式。
一、农产品品牌与服务品牌
品牌使用于商品上,就是商品品牌,品牌使用于服务上,就是服务品牌。服务品牌与商品品牌的区别在于商品是看得见的物品,服务是为他人提供的劳务活动,是某种行为;商品的经营者将商品直接作为市场的交易对象,而服务的提供者是借助于商品作提供服务的工具;商品可以流通,一般没有地域界限,而服务则是以其设施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内活动。
二、农产品的文字品牌、图形品牌与组合品牌
单纯由文字构成的品牌,叫文字品牌。单纯由图形构成的品牌叫图形品牌。图形品牌具有形象生动。立意明确、易于识别、便于记忆等特点。
由文字与图形共同构成的品牌叫组合品牌。组合品牌一般以图形为主,文字为辅,文字与图形融为一体,以文字表达形意,以图形加深人们对文字的理解和记忆。
三、农产品集体品牌、证明品牌与地理标志
1、集体品牌
由工商业团体、协会或其他集体组织的成员所使用的商品商标或者服务商标,用以表明商品的经营者或者服务者的提供者属于同一组织。
2、证明商标
证明商标是用以区别商品或服务的不同特定品质的标志,只要当事人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这一特定品质与注册人履行规定的手续后,就可以使用该证明商标,注册人不得拒绝其使用,目前我国市场上已经有证明商标在使用,例如使用在食品上的绿色食品标志,服务行业上使用的“旅游定点”标志。
3、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属于证明商标的一种,主要用于指示一项产品来源于该地,其质量或特征完全或主要取决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产品品牌大国。什么是农副产品品牌?农副产品品牌如何建立需要注意什么?听农大爷悄悄告诉你:
农副产品品牌是具有食品安全等质量保证的,是按照量化保证生产加工,产品的品质始终如一的标准化农业,是通过恰当的筛选,包装,加工原料等提升市场价值的农业,是摒弃传统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采用现代科技化管理生产,安全可追溯的农副产品。
如果你家能够控制产品质量,保证产业健康,持续,稳定种植《养殖》,加工操作规范,基地管理办法,质量管理手册等绿色食品控制体系达标,恭喜你,可以考虑创立自己的品牌了,但是别心急,听我给你说完。
还要有产品溯源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一个能够连接生产、检验、监管和消费各个环节,让消费者了解符合卫生安全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提高消费者放心程度的信息管理系统,当消费者对知根知底的产品青睐有佳时,那产品的品牌建设则指日可待。
产品标准化,建立和完善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地方标准和农业规范为辅,既适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标准体系,做到各个环节有标准可循,做好了这些,你只要加上合理的品牌营销,那么属于你的农副产品品牌就面市啦。还等什么呢,符合要求的就赶紧去创立自己的品牌,有不懂的记得后台留言上海农业之窗,农民大爷指导你一起成功哦。
当前农村电商发展势头强劲,示范县名单的公布,全国各地迎来了轰烈烈的农村+互联网变革期。在这次的互联网+品牌农业兴盛的浪潮中,农副产品更应该抓住时机,求的质变。传统的农副产一般是自产自销,没有品牌。近年来,一些农副产品生产者已经意识到品牌对产品的重要性,为了使得自己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激流勇进,农副产品营销附加值的提高迫在眉睫。
1、品牌农业倡导农副产品包装提升“颜值”
农副产品的包装其实是门艺术,农副产品营销附加值最好能体现产品的特点,发挥引导作用,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比如,包装也要多样化,满足消费者需求和购买习惯,还要便于消费者携带、储存和使用。好的包装不但让人赏心悦目,过目难忘,而且提升农副产品档次,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更有利于市场的开拓,还能起到宣传地方文化的作用。提升农副产品“颜值”后,农副产品生产者也尝到了包装之后,农副产品“身价”上涨的“甜头”,这也便是农副产品营销附加值。
2、品牌农业倡导农副产品“特色包装”增值
近年来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越来越多,但从事推广、尤其是农副产品包装设计的企业却寥寥无几。较高的设计费用,也让不少农副产品生产者对“特色包装”望而却步。政府应加大对农副产品设计包装上的资金补助,可以帮助农副产品生产者解决一些资金问题。加强包装也能增值”的意识,摒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设计适应商品储藏、运输、销售以及方便开启的包装,并通过包装彰显自身产品的特性、特点,为产品创造更多附加值。
3、品牌农业倡导农副产品“品牌”需重质量
一个农副产品品牌不知要经多少次市场打磨才能成就“大牌”,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组织不知需要走多远才能“进化”成大企业,但注重“特色包装”和质量安全将无疑是农产品“征战”市场的两件“法宝”。农副产品电商对接农业生产环节,关键在于实现生产过程的安全透明和质量溯源。农副产品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更是难以追溯源头。近年来,情况虽有所改观,但并未根本改变。互联网技术的介入,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状况。整合生产基地,实现农户或者农场的数据共享,推进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4、品牌农业倡导农副产品“品牌”时尚化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时尚化的农产品的需求更加旺盛。从部分农产品的转型案例来看,“时尚化”是可取的。
四、农产品品牌,用文化塑造灵魂。
当我们细心洞悉那些在全球市场广泛风行的强势品牌时不难发现,每一个成功品牌的背后都拥有源于本土文化精神的力量:美国的创新精神及领导意识、日本的团队精神及危机意识、法国的奢华浪漫及艺术时尚、德国的理性专精与韩国的永不言败精神。人们可以透过不同的元素符号来领会其中所表达的文化价值,从而体会到品牌的深刻内涵。
随着《大长今》、《我的野蛮女友》等韩剧的热播,韩国泡菜、韩国汽车悄悄地变成了中国人的生活,这就是文化在品牌营销上的巨大作用。文化是最独特最差异最难以替代的东西,是深入一个民族骨髓的东西。因此,做有文化的营销,品牌才容易立得住、走得远,品牌力才深厚持久。
今天,当中国步入世界经济的中心,中国文化也必将发挥出她巨大的力量,将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奠定自信,承担起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时代使命。
文化是品牌的根基。
与农产品品牌有关系的文化资源包括:消费者认知资源、消费者消费习惯和饮食习俗资源,比如食品概念、饮食习俗、口味方法,诸如南甜北咸,中辣西酸就是这种资源;还包括人文历史资源,比如产品传说,名人故事等。
农产品从田间地头来到厨房餐桌,要想卖得多卖得贵卖得持久,就一定要披上文化的外衣,使产品增值。因此,挖掘、打造、提炼和传播与食品相关文化价值成为创建品牌的必需。
因此,特产品牌在创建时必须寻找它独特的根与魂,不能凭空杜撰,不可横空出世。做有文化的营销,做有根有魂的特产品牌,品牌才立得住、走得远,品牌力才会深厚持久。
五、6大维度,挖掘品牌之魂
1. 农产品的产品文化。
这是依附于产品中的文化。农产品发展过程的文献和故事也属于农产品的产品文化,例如兰州永登苦水玫瑰,在上世纪30年代有一家天津酒厂用苦水玫瑰酿成玫瑰酒后,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章,从此苦水玫瑰随着玫瑰酒驰名中外。
又如河南嵩县山茱萸,种植历史有300年,最早从南召县铁佛寺引进五株;1951年,开始山茱萸树的人工移栽;1958年,开始育种;1971年发展到2万余棵;1984年,达到400万颗,现在已经发展到了7万多亩。
而关于种养殖技术的经验和文献也是农产品产品文化的范畴,例如甘肃庆阳黄花菜的栽培技术,就是几百年来不断优化的经验总结。而几乎所有的农产品经过历史的洗礼,都有一整套的种养殖技术,有的靠当地老百姓代代相传,有的整理成文献资料以供传承,有的由当地的农业科研机构发扬光大。
2. 农产品的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和产品文化不同的是,产品文化是和产品的起源、生产直接相关的人和事件,而历史文化不和农产品的生产直接相关。
“金光灿灿黄又黄,个大味鲜甜又香,蜜橙果中第一个,沙田柚子桔中王”,这是广西沙田柚的一首民谣;万县糖水坝萝卜有关王母娘娘蟠桃宴的神话故事让糖水坝萝卜有“仙萝卜”的美誉;甘肃秦安长把梨治好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让长把梨成为千年“贡品”;山西沁州黄小米因为受到康熙皇帝的青睐,被奉为皇家贡米,赐为“四大名米”之首。因此,福来为沁州黄提炼出“黄金产区,皇家贡米”的品牌价值诉求,并以“鼎”为载体,把“小米”两字融合进去,设计了全新的企业logo,大气、厚重,彰显文化品味
一个农产品经历的时间越长,其历史文化就越丰富多彩,农产品的历史文化,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写照,更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历史写照,是中国农业社会人们寓情于物,借物托情的精神文明生活的再现。
3. 农产品的饮食文化。
例如,山西应县的大蒜,不但是调味的上品,当地人还用来加工成糖蒜、醋蒜,当地人制酱也要加应县紫皮蒜,米醋里也要放这种特色的紫皮蒜,这和南方大蒜一般调味的吃法显然不同。
又如,安徽的枞阳大萝卜又脆又甜,当地人大量的直接生吃,当地人如遇感冒、咳嗽,就用半茶杯或者一茶杯生萝卜汁,加冰糖,隔水炖熟,临睡前一次服完,连服3-5次,便可痊愈;“释之叟叟,蒸之浮浮”(《诗经·生民》)描述的就是古代蒸饭的方法;同样的“手抓羊肉”,在城里的餐馆和草原的篝火旁,是完全不同的饮食文化方式等等。
包括口味也是文化,“红烧牛肉”这一口味是北方人吃面时所喜欢的最大口味,是深入北方人骨髓的文化。康师傅牢牢将“红烧牛肉面”这一公共资源占据,反复诉求“康师傅,就是这个味儿”,帮助康师傅成为方便面老大。占据了“红烧牛肉面”这个概念,就相当于占据了方便面中最重要的山头,大大压制了竞争对手。在方便面市场一直处于下风的统一,直到推出了代表南方人最大口味的“老坛酸菜面”,才有了与康师傅叫板的本钱,才在方便面市场真正崛起。
也正是中国千万种的农产品,以及这些农产品的各具特色的饮食方式,造就了各地特有的各式各样的风味小吃,本地的人会习以为常,而招待远方的客人时,却可以在农产品的特色风味里叙说本地的特色风情和特色故事。
4、农产品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包括当地人的生产习俗、各种农事节庆、当地人的禁忌、各种生活习俗、以及自然崇拜等等。农产品的民俗文化,重点的是和农产品直接相关的民俗文化。
例如北方民间的婚礼有一种“撒账”习俗,新婚夫妇入洞房前,由一名亲属长辈妇女手执盛满枣栗的盘子,边抓枣栗撒向床上,边唱《撒帐歌》:“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用这种方法祝早生贵子,子孙满堂。
又如傣族的“尝新米”习俗,先将一部分煮熟的新米饭送去寺院贡佛,再将一部分用于祭祖,然后全家人再共食。
民俗文化是一个区域或者一个民族历史的见证,是优秀历史的传承,不管是否和农产品直接相关,都在农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民俗不一定真的俗,有时还是一种品味。文化可以让人的第一大本能活动的吃具有多样的超凡脱俗的意义。
山西著名的小米沁州黄,是中国最好的小米。在福来品牌咨询的帮助下,沁州黄“贩卖”历史文化牌。沁州黄小米因为受到康熙皇帝的极度热爱,被奉为宫廷御粱,赐为“四大名米”之首。现在,让康熙皇帝做沁州黄小米的形象代言人, “沁州黄”因此身价大增。
我国广袤的地域,五千年文明发展史,创造了让全世界叹为观止、流连忘返的美食,留下了许许多多与饮食有关的趣味故事和历史名人,沉淀在产品上和消费者心智中。让品牌与饮食文化相连,将大大增强品牌的价值。发现、发掘和抢占饮食文化,是农产品品牌价值打造的重要方法。
5. 农产品的区域文化。
根据和农产品相关程度可以分为三类,直接和农产品相关的区域农产品文化,间接和农产品相关的农业类文化,以及和农产品没有关系的但是能体现区域特色的文化,例如名山大川、名人故里、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地等等。
直接和农产品相关的区域农产品文化,例如嵩山少林寺里的1000多年的银杏树,就是和银杏有关的国家级保护植物。
间接和农产品相关的农业类文化,例如云南的哈尼梯田,对于梯田产的特色米来说,就是直接相关的区域农产品文化,而对于哈尼别的农产品如核桃、板栗等来说,就是间接相关的农业类文化。
和农产品没有关系的区域文化范围就很广了,例如山东济源的王屋山是愚公移山时住的地方,那么王屋山产的任何农产品就和王屋山里愚公移山的区域文化有关系了。
6、农产品的传统与经典的工艺文化。
传统与经典的工艺是一个区域名品的独家绝技,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风味,正宗不正宗全在于此。深入挖掘提炼这个内涵,传播出来,以品牌占据这个价值,让对手措手不及并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