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压舱石”和市场“稳压器”。自加入世贸组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东北地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东北地区常住人口仅占全国的6.96%。2021年粮食总产量28891亿斤,占全国粮食总产量21.15%;粮食商品化率平均在60%以上;粮食调出量占全国的30%以上。2020年肉蛋奶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1.2%、16.5%和19.2%。但是,当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尚存不协调现象。东北地区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产量、比重、增产贡献、商品量和调出量及比重等实物量指标稳步提升,农业总产值比重、农产品加工业总收入及利润、农民收入增速等价值量指标出现下滑。农林牧渔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和畜牧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国的10.16%、10.22%和12.58%,农产品加工业总收入及利润仅占全国的3.65%、1.96%。
东北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很高的比重并呈上升趋势,但农业产值占比显著低于产品产量占比,同时呈现下降趋势。东北三省农村居民收入虽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但与中西部相对逐年增长相比,东北呈相对下降趋势。东北三省人口、GDP和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指标占比呈下滑趋势。
东北农产品加工业总量较小,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东北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特点:一是总量规模小。东北仅占全国的3.65%,三省总量不及江苏、湖北、四川等粮食主产省的一省总量。二是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东北农产品加工收入比农林牧渔总产值仅为0.56,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为平均水平的1/3。三是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不全、加工低端化。东北农副食品加工即初加工比重占60%以上,全国为24%,其他三省为31%、17%和24%。四是加工效益低。东北农产品加工收入利润率仅为3.5%,全国为6.5%,其他三省为6.9%、5.6%和8.9%。农产品加工业难以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不协调,表现为农业生产和产业效率低下,农产品品种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村产业结构、空间区域结构等结构性矛盾突出。因此,就东北地区东业发展而言,需要优化品种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优化生产结构,协调种养结合;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三产融合;优化区域结构,科学合理布局。推动现代农业绿色提质增效,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此,应当科学解决好保障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农业增益之间的关系,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与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关键。
原文链接: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西方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费尔斯通没有像其他女权主义者一样,对弗洛伊德主义进行泛泛批判,而是在理性分析弗洛伊德主义与女权主义内在关联的基础上,指出弗洛伊德主义与女权主义具有亲和性,是一种“误入歧途的女权主义”。
所谓“误入歧途”指的是弗洛伊德主义在其内部转变中对女权主义的背离。费尔斯通认识到弗洛伊德主义由最初的受嘲笑和受鄙视到后来被广泛信仰,是因为它本身发生了深刻的内部变化,其探究重点从精神分析理论转向临床实践,用一种独特的理论体系解释女性受压迫产生的问题,从而把一个社会问题引向女性自身的精神问题。费尔斯通认为弗洛伊德主义的临床实践,通过无关痛痒的所谓精神分析将问题导向家庭或其他因素,回避了女性歇斯底里的根本社会原因,阻碍了女权主义的发展。调整后的弗洛伊德主义把经过心理分析诊疗的妇女重新送回到传统女性角色中,固化了性别角色系统的划分。这导致社会科学成为“功能性”的,它仅在给定的价值体系内研究制度的运作,从而促进人们对现状的接受,阻止人们进入“真实”科学领域。
原文链接:弗洛伊德主义与女权主义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计了两个有关出身高贵的神话。这两个神话不是针对真相或理念世界的理智探索,而是一种谎言,但这些假话是必要的需求:它们被优先用于劝说统治者;如果不行,就用来劝说其他城邦公民。
这两则神话其实是为了解释“人的自然差异”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安置这种“差异”。在现时代,我们倾向于将个人之间的差异建立在牢固的生物学基础上。脑科学研究证明有天生倾向暴力和冷血无情的人,但这些研究数据都只有统计学意义,而利用这些数据的人,可能会编制新的神话让我们相信:这些天生杀人狂可以被谅解或者需要更多的关照。如今,我们只是部分相信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人假设,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中相信人人都具有“一般理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完全类同的理性禀赋因而具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的“人”死了,人文学科中作为知识对象和知识客体的“人”也死了。在现代性问题的视域中,“上帝之死和人之消失别无区别”(福柯语),所有人都在一种新的权力话语中被建构。
这样看来,《理想国》中这两则神话不过是一种话语建构尝试,但这何尝不是一种苦心孤诣的教化?这种教化的目的是让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和谐相处,让政治共同体中的成员对共同体生起超越个人利益的关心,为政治制度注入自然属性,而非人工的随意性,激发人们对共同体整体幸福的关注和行动,以弥补公民社会中人们通过计算私利而忠于共同体的弊病。
原文链接:谎言、神话与教化
长期以来,经济学理论研究较多借助了数学定量分析工具,已经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备的方法。然而,现实世界的动态变化要求经济学理论不断改进,避免形成思维定式。应用对策研究更注重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第一手信息、资料和数据,一些发现的新问题短期难以基于已有理论框架得出答案,这就需要暂时放松规范性约束,凭借长期研究积累的经济学直觉给出定性判断。
学术研究的各种方法、工具的研究视角必然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学者的知识储备也相对有限。因此,对一项研究的目标设定不宜贪多求全,而应有所取舍。对于发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可以先采取应用对策研究,将主要目标放在寻求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上。在此基础上,见微知著,从特定主体提炼某类主体共性特征,与不同领域学者思维碰撞,总结出问题背后的经济学一般规律,再形成理论研究,从而完成从现实经验到学术理论的升华。如果一项理论研究改进了已有方法工具或发现了新的规律,则不必过多要求给出超出研究发现范畴的政策建议,可以将主要目标放在学理创新上。然后,在应用对策研究中不断对理论发现进行求证、检验和完善,从而将学理思辨真正落实于经世致用。
原文链接:找准经济学研究学理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平衡点
一是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分析方法。经济学离不开数据分析,当前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到经济学研究之中。传统经济学大多使用样本研究,并以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为主。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日益庞大的数据量让变量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传统计量经济学中的线性以及非线性模型已经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经济学家需要寻找新的方法,特别是机器学习理论中的决策树和深度学习等技术。这些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处理经济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是基于经济活动的实验分析方法。弗农·史密斯为验证竞争均衡理论,对亚利桑那大学11个班级进行了6年实验,并在1962年发表了《竞争市场行为的实验研究》,标志着实验经济学正式诞生。实验经济学打破了依据已有统计数据的经济学传统分析方法,它表明实验分析方法并非自然科学的专利。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以表彰他们在心理和实验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开拓性工作。201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以表彰他们为减轻全球贫困所进行的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探索。这些事实预示着经济实验和实验经济学的重要发展前景。
三是基于跨学科融合的分析方法。加里·贝克尔的《人类行为经济分析》将经济学扩展到了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使经济学广泛涉猎社会学、人口学和犯罪学等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开启了经济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新时代。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学跨学科融合正致力于综合心理学、生态学、神经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例如,将经济学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分析个体决策心理的行为经济学、将经济学与生物学结合起来分析决策者心理物质基础的生物经济学,以及将经济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分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