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杨凌这块古老神奇、充满生机的土地成为了我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25年后的今天,这片土地的杨凌人民充分发挥区内的农业科技优势,抢抓机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苗木花卉、名优新特杂果、良种等五大产业,建成了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示范基地,现代农业正在杨陵这块热土上崛起。
杨凌街景
筑牢农业“基石” 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生的基础性产业。杨凌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几十年来,在小麦、玉米、油菜、蔬菜、水果等农业领域,培育出了一大批享誉全国的优良品种,完成了多次大范围品种的更新换代,创造了数十项全国第一或世界领先的成绩,为粮食增产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西农226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不断把重点项目向种业企业倾斜,以打造“旱区种业硅谷”为目标,着力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种业发展新格局,走出了一条以“杨凌良种”赋能现代种业发展的新路子。
找到了赛道,杨凌示范区便开始加速奔跑。
建设种子产业园、设立杨凌种业基金,成立种业创新中心……杨凌不断按下种子产业集群化发展“加速器”,随着先正达、科迪华等世界知名种企先后集聚杨凌,这里的现代种业产业体系雏形渐具。截至目前,杨凌实现种子年交易总额约8亿元,占陕西省年交易额的近二分之一,年示范推广面积逾亿亩,已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农牧良种集散地。
西农115
如今,杨凌在农作物育种等方面保持了国内领先优势:“西农979”“西农511”等小麦品种累计推广1.5亿亩以上;以“秦油2号”“秦油7号”为代表的油菜品种推广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0%;以“金棚”系列品种为代表的番茄品种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陕单650”“陕单660”等玉米品种通过了国家审定。
种业已然成为杨凌示范区“发展册”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智慧农业加码 打造区域发展新局面
4000多年前,中国农业始祖后稷在杨凌这块热土上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成功地推动了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过渡。现如今,随着杨凌智慧农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地上不见土,两脚不踩泥;在流水线上播种,在空中高架上育苗的场景。
传统农业“撞上”智慧农业,田间地头有了新变化,蔬菜瓜果种植不再是“靠天吃饭”,还插上了一双提质增效“翅膀”。
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
在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一座座智慧化温室大棚拔地而起, 形成了错落有序的智慧农业场景。这里不仅集成了日本的植物工厂、荷兰的智慧温室以及北美的连栋膜温室和中东的连栋阳光板温室,还有符合旱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日光温室和大跨度拱棚等最新设施农业技术,以及农业生产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跨界融合和应用。
同时,这里也聚集了 “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等1000 余项。这些新成果通过在智慧农业示范园组装、示范、培训,已成为未来农业技术的“最强大脑”和国际农业技术交流合作的“世界之窗”。
杨凌依托5G技术,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全息投影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把智慧农业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如今,一个个新农人扎根杨凌,借由最新潮的智慧科技,让最传统的行业,绽放出新生的力量。
杨凌智慧光电农业
从某种意义上讲,杨凌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农业及农业科技文明史。
2022年是杨凌示范区成立第25周年、杨凌从一座普通的关中小镇,成长为颇具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农科新城,一幅植根于农业,由创新写就的新时代农业丰收图景正徐徐展开。站在新的起点上,杨凌示范区胸怀农业强国之使命,始终把“中国碗盛中国粮”责任担在肩上,奏响了一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歌。
25岁,正青春,杨凌将以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姿态,创造新时代农业发展的奇迹。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