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首届国际农业服务贸易大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我国将围绕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绿色发展、水产等领域,积极参与全球农业科技合作。
盛秋平表示,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服务贸易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全方位创新,服务贸易发展取得了新突破、新提升,为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性经济新体制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服务进出口规模由4829亿美元增长到8212亿美元,年均增长6.1%,高出全球增速3.1个百分点。“过去十年,我们从全世界各国进口4万亿美元的服务贸易。2022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盛秋平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为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驱动力,全球农业服务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产品贸易创出新高,农业国际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据统计,过去五年我国农林牧渔业累计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分别达到38.3亿美元和93.1亿美元,农业服务贸易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大力发展农业服务贸易,畅通国内外农业服务市场,一方面有助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农业领域的合作,提升农业走出去的综合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把国外优质农业技术和服务引进来,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和服务水平,助力构建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盛秋平谈到,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有起伏反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粮食市场遭遇波动,加强农业国际合作,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符合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商务部与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市场,两种资源,多种途径发展农业服务贸易,继续深化农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培育特色服务贸易竞争新优势。
深化多双边农业国际合作。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深化农业领域贸易投资合作,加强境外农业合作园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围绕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绿色发展、水产等领域积极参与全球农业科技合作。同时,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积极推动建设农业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和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打造农资农机农业信息农产品仓储流通等服务走出去的平台载体。营造良好国际发展环境。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梯子,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涉农谈判,落实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农业条款,引导更加开放、高效、透明的农业服务贸易发展环境,促进全球农业服务贸易开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