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首届国际农业服务贸易大会举办,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在致辞时表示,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复杂多样的风险挑战,促进农业全要素综合生产力提高、保障供应链畅通高效,实现全球发展议程零饥饿目标,不仅需要农业跨境投资和农产品贸易的稳定增长,也需要大力发展农业领域的服务贸易,用服务提升效率、凝聚要素、重构产业、赋能农业和农民,进一步提升各国、区域和全球粮食系统的韧性,加快国际粮食农业系统转型。会上,马有祥就推动全球农业服务互惠共享,助力全球经济复苏,促进实现零饥饿和可持续目标给出四点建议。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首届国际农业服务贸易大会。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摄
全球粮食不安全问题依然严峻
马有祥称,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数字技术广泛渗入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各个方面,农业服务贸易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已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加速了农业科技、资本、标准、人文和价值观等要素的配置优化,促进了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集聚与整合,发展农业服务贸易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加强全球粮食安全,基础在提高全要素生产力,需要农业服务贸易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他谈到,全球粮食供求长期处于区域性、结构性不平衡状态,受灾害、疫情、冲突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不安全问题依然严峻。发展农业服务贸易,通过“硬产品+软服务”相结合的进出口模式,为粮食系统提供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综合解决方案,促进粮食增产和供应链增效,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支撑。
“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与服务出口助力数十个国家粮食增产,亩产增加上百公斤;无人机及相关服务贸易促进了其在农业中运用,每年为全球10亿多亩农田提供播种、植保、施肥等作业服务;农产品贸易与储运加工一条龙服务的结合大大增加了货物贸易的效率和增加值。”马有祥称。
扩大农业贸易和跨境投资形成农业对外开放格局
马有祥表示,农业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要素的配置、生产关系的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服务贸易发展创新有助于促进现代农业技术、投入品和先进装备的使用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加快模式和业态创新融合,促进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回报率的提升。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物联网、智能装备、遥感监测、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深入应用,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将日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能。加强全球农业合作,需要农业服务贸易发挥黏合剂的作用。扩大农业贸易和跨境投资,促进二者一体化发展,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双循环、互利共赢的农业对外开放格局,是农业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服务贸易兼具贸易和投资属性,是推动农业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有力抓手,是深化国际农业合作关系的重要纽带。通过发展服务贸易,构建服务和电商平台,可以促进农产品和农资贸易,带动农业跨境投资。
马有祥介绍,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主体培育、模式创新、领域拓展、资源整合、行业规范、典型示范等,有效推动农业服务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中国积极扩大包括农业服务在内的全方位开放,不断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为境外投资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机遇。“我们积极与其他国家分享中国农业服务的良好模式和优质产品,杂交水稻技术、绿色质保产品、特色专用机械等,对非洲和东南亚国家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让农业服务贸易姓农、为农、爱农、兴农
发展农业服务贸易,需要凝聚共识、共同推进。中国愿与各国加强交流合作,推动全球农业服务互惠共享,助力全球经济复苏,促进实现零饥饿和可持续目标。
马有祥建议,一是加快制度开放,做大农业服务贸易蛋糕。各国应共同推动形成公平、公正、合理的农业服务贸易规则,通过多双边谈判降低服务贸易壁垒,放宽农业服务业市场准入,促进规则标准互认,畅通知识、人才、产品的跨境流动,为全球农业服务贸易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强化创新引领,提升农业服务贸易质量。不断促进农业服务多元要素集成整合,推动农业服务贸易产品创新、应用创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促进信息、生物、环境、装备等现代技术手段与农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为各国提供更优质量、更低成本、更加绿色的农业服务。
他还建议,优化发展格局,共享农业服务贸易红利。带动更多国家和地区融入全球农业服务贸易发展,促进扩大多主体供给,逐步缩小南北鸿沟。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将农业服务贸易的增值更多让利于小农,真正使农业服务贸易姓农、为农、爱农、兴农。
马有祥谈到,搭建交流平台,加强农业服务贸易合作,各国应加强农业服务领域交流,分享实践经验,强化基础研究,凝聚广泛共识。中方倡议,将国际农业服务贸易大会机制化,打造官、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平台,共促全球农业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