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土淘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 » 市场行情 » 正文

    为晚稻撑起“保护伞”,农业专家建议采取这些措施保丰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9-18 23:31:22    浏览次数:134    评论:0
    导读

    当前,全市双季晚稻陆续进入始穗、齐穗、扬花灌浆期,是晚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晚稻对用水最敏感、用水量需求最大的时期。面对持续高温叠加干旱,市农业农村局提醒农民朋友和种粮大户,要抗旱措施加技术措施双管齐下,减轻对双季晚稻扬花灌浆的危害,采取有效灌溉加上“一喷多促”的技术手段,提高双季晚稻结实率和千

    当前,全市双季晚稻陆续进入始穗、齐穗、扬花灌浆期,是晚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晚稻对用水最敏感、用水量需求最大的时期。面对持续高温叠加干旱,市农业农村局提醒农民朋友和种粮大户,要抗旱措施加技术措施双管齐下,减轻对双季晚稻扬花灌浆的危害,采取有效灌溉加上“一喷多促”的技术手段,提高双季晚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全力以赴保晚稻丰收。

    连日来,市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最高气温维持在35℃至37℃区间。9月17日9时15分长沙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预计17日白天望城区、雨花区、浏阳市、长沙县、宁乡市、天心区、芙蓉区、开福区、湖南湘江新区(岳麓区)、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最高气温将升至35℃以上。

    “晚稻高产,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候。”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市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办公室负责人夏礼明介绍,决定水稻产量的四个主要指标分别是基本苗、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受前段时间持续高温天气的影响,双季晚稻孕穗和有效分蘖受到干扰,后段必需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结实率、千粒重。

    夏礼明建议,当前农业抗旱的重心要迅速转移到双季晚稻上,采取抗旱措施加上技术措施的方式,全力夺取秋粮丰收。

    “不要期待近期有雨,仍然要千方百计找水源、解决水源、引水灌溉。”夏礼明建议,对于水源缺乏的双季稻种植大户,建议打机井解决水源,迅速给双季晚稻补水灌溉。同时,要全面实施“一喷多促”技术措施,确保晚稻不减产、少减产。

    “当前最有效的抗旱技术措施就是‘一喷多促’,即在农作物(水稻)生长的中后期,将叶面肥、植物调节剂、抗逆剂、杀菌杀虫剂等混合使用,混合喷施,一次作业实现促壮苗稳长、促灾后恢复、促灌浆鼓粒、促单产提高”等多重功效。”夏礼明支招,“一喷多促”实施的前提是必须有水灌溉,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来自市农业农村局的调查数据显示,同等气温、旱情的条件下,采取“一喷多促”技术措施的一季稻,结实率普遍可提高20%至30%。

    夏礼明提醒,种粮大户要快快行动,对于双季晚稻还没有采取“一喷多促”技术措施的,近期在保障有水源灌溉的前提下,要迅速落实双季晚稻“一喷多促”技术措施。同时,要讲究“一喷多促”喷施方法,注意选择好喷施时间、时机和部位,建议选择在上午9时至下午6时无露水时作业,避开正午高温时间喷施。采用植保无人机喷药时亩喷施药液量应在1.5升以上,要注意添加沉降剂,控制适当飞行高度和速度,并要规划好施药飞行线路,防止漏喷和重喷;采用大型植保机械喷药时亩喷施药液量应在15升(1升相当于1公斤)以上,注意匀速行驶并减少压苗。

    “大旱之年,要特别重视从虫口夺粮。”夏礼明提醒种粮大户和农民朋友,今年一季稻二化螟(钻心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发生较今年偏严重,目前虫害基数较大,将对双季稻产生威胁。病虫害防控刻不容缓,要重点抓好双季晚稻二化螟(钻心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的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病虫情监测。

    夏礼明建议,种粮大户每天都要深入田间,走进田里,察看不同时期水稻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发生基数、发生阶段,因虫、因病对症选用高效低毒药物,采取对症施药方式,达到既节省成本,又达到科学高效防控的效果。高温天气施药要适当加大用水量保证合理的药剂浓度,提高药剂防治效果,坚决打赢虫口夺粮这场硬仗。

    本文转载自:长沙晚报网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91tutao.com/news/show-671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help@91tutao.com。
    0相关评论
     

    (c)2016-2023 土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03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