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近年来,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活跃着一大批以青年为主体的农业创业者,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新农人”。
他们有的用玉米芯种出蘑菇,通过直播或短视频传授农业技术;有的用电商带货销售老区特产,将家乡的果苗卖到了国外;有的摸索生态农业模式,种出了不使用农药激素、保持本真味道的安全蔬菜水果;有的看到家乡土地撂荒严重,毅然返乡承包土地,在荒田上闯出新型农业之路,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力量;有的研发和推广农业“黑科技”,让农业大户、合作社用上了植保无人机、农药喷洒机器人等农机新产品……
这些青年有着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员、农业职业经理人等不同身份,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生活美好而不忘艰苦创业、岁月静好而不失努力奋斗”的青春风貌。他们爱农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很多人放弃了一线城市的工作职位,有的从服装设计师变成了果农,从互联网白领变成了核桃种植能手,生动诠释着现代农业舞台的大有可为。尽管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们却乐在其中,不曾放弃。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踏实肯干、勤奋好学、始终怀揣农业创业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品质。
农业创业青年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机遇,政府创业政策的激励,农业创业环境的持续优化,使农业成为广大青年创新创业的新蓝海,广大青年在农业领域里挥洒汗水、建功立业。
新时代的农业没有辜负青年的理想抱负,青年创业者也没有辜负时代。在我国一些地方,传统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相对薄弱,种田的大多是年纪大、不能外出务工的农民,而现代农业生态化、智慧化、信息化、机械化、电商化趋势强劲,需要新技术、新经验。高学历、多技能的青年抓住创业机遇,无疑成了领飞的“头雁”。他们利用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农业耕作、销售方式,让历史悠久的农业不但没有被时代所淘汰,反而让其承载了更多想象,使这一传统产业在近年来焕发着新的生机。受过高等教育和有过城镇就业经历的青年创业者,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将经验、技术和资金等资源带回农村投入农业生产,加快了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快速应用和广泛普及,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发展,为绿色生态农业打开了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他们认识到,只有融入农民的生产生活,融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创业成功后,不忘创业初衷,将技术和经验推介给村民,履行着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的诺言,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力的人才支撑。
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农业创业大军。我们也应该看到,青年人进行农业创业还存在一定的主观顾虑与客观阻碍,需要更多人共同关注。我们热切希望,相关部门能给予更多政策支持,降低创业者踏出“第一步”的成本与门槛;社会各界能积极统筹构建青年农业创业新生态,让青年能安心长期留在农村创业发展;高校思政课能更加重视引导青年学生的就业观念,鼓励他们到农村地区创业;中小学课堂能多一些养殖、种植等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对农业的兴趣。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我们盼望着农业创业青年继续创造佳绩,也盼望着有志于未来进行农业创业的青年保持健康的创业心态,科学审视农业发展的光明前景,增强自身投入农业创业的本领,以青春之我,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3日12版)
作者:马蒙(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