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立足我国国情,找到自己的农业强国模式,把头等大事办好落实好。
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实践证明农业服务外包是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质量、实现农业节本增效的有效路径。发展农业服务外包能够带动小农户加速融入现代农业,助推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潜力。
一、农业服务外包探索发展成效显著
我国农业服务外包向农业全产业链生产性社会化服务方向发展。我国农业服务外包的主要领域是大田作物的种植托管服务,传统的服务项目主要有土地整治,良种供应,农业生产资料集中采购,环节农业机械化服务,种、管、收全过程农业机械化服务等。
近些年,服务项目向栽培技术与模式输出、农产品收购和储存服务、农产品物流金融服务等方向拓展。服务主体和对象均多元发展,有公司、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户等。其中,农业服务外包公司更乐于直接为企业和合作社提供服务,或者支付费用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中介机构为其提供农户资信评估、矛盾纠纷调解、乡风民俗咨询等服务,以避免直接与小农户合作。
部分有实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借机与农业服务外包公司开展农业外包服务合作,为本村或周边地区提供环节农业机械化服务,拓宽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增收渠道。
农业服务外包提高了种粮“性价比”,促进了作物种植结构趋粮化。其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资料集中采购降低了农户种植成本、保障了农业投入品的质量;机械服务外包、植保服务外包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全程农业服务外包使每个农民能够管理更多的耕地、获得更多的产出;农产品统一收购与基差贸易、“保底+点价+分红”等利益分配方式相结合,提高了粮食售价和农户收入。
例如,2022年北大荒农垦集团通过提供农业全产业链生产性社会化服务,使黑龙江农村的大豆单产从每亩260斤提高到380斤,玉米单产从每亩1180斤提高到1380斤;种植成本每亩降低6.7元;在农产品统一收购经销比率达70%的情形下,农户的大豆、玉米售价每斤分别可增加0.05元、0.02元,①点价销售玉米每斤还可增收0.02元②;综合各种因素,农户种植大豆、玉米分别可实现亩增收400元、220元;节约的农业劳动力中60%选择转移就业,他们每年可增加农业外收入近3万元。
二、加快发展农业服务外包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农业服务外包发展基础与环境越来越好。我国农业规模经营面积不断扩大,乡村治理得到加强和改善,智慧农机、数字技术逐步得到应用推广,为农业服务外包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业服务外包的规模、质量、带动能力和服务效能也将继续提高。
如果全社会的农业服务外包水平达到北大荒农垦集团目前取得的农业服务外包成效,保守估计,我国粮食产能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0%以上,这对我国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十分重要。
供需矛盾是我国农业服务外包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现阶段,我国农业服务外包市场潜在需求大,但供给质量不高、规模不足,市场发育不均衡,产业能力偏弱。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服务外包水平相对较高,得到的政策和财政补贴支持力度更大,③有能力和条件提供跨区农业外包服务。扩大跨区农业外包服务规模也是迅速增强农业外包服务供给的便捷途径。
然而,一个服务主体“一包到底”并不一定是最佳的跨区农业外包服务模式,以一个实力突出的服务主体为主带动多个、多类服务主体共同提供跨区农业外包服务,能够集合各方优势,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及时地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这需要以农业服务外包市场供需信息充分对接为前提,这是一个自然形成、发育尚不成熟的农业服务外包市场靠其自身难以又快又好地解决的问题,需要有效政府科学介入。
强化政府引导支持力度,加速发展农业服务外包。2021年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从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总体思路与主要任务。
在此基础上,细化农业服务领域分类指导,进一步完善涵盖服务主体培育、龙头带动激励、技术和装备的引进与推广、土地整治、保险金融、仓储物流、人才支撑等方面内容的支持政策体系,强化服务供需信息公开、服务技术和标准交流、服务模式推广、服务机制创新,特别是注重发挥农垦、供销、邮政等系统的优势,将有利于推动农业服务外包健康发展,以促进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快速提高。
注释:
①指粮食由农业服务公司收购储藏,由于粮食储藏稳定性好、粮食品质有保障、规模销售议价能力强、品牌效应产生积极影响,农户生产的粮食可达到的提价空间。
②指粮食由农业服务公司收购并投入期货市场,农业服务公司分析远期汇率走势后与农户协商确定期货交易时点,农户可从粮价涨幅中的溢价空间。
③例如农机补贴、燃油补贴等。
(本文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环首都贫困带乡村振兴推进减贫的机理、模式与对策研究”(编号:20JJA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丁琳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