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中,这一发展方向显得尤为重要。
东北三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占了全国粮食产量五分之一以上,承担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然而,东北地区农业专业人才匮乏,机械化程度较低,规模小、分散经营的小农模式仍制约着东北农业的发展。此外,东北地区农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经济效益较差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现代化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其核心理念是:大食物观替代了单纯以粮为纲的旧观念;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新农业效益观替代了单体经济效益观;面向市场、追求农业生产商品率的农业商品观念替代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观念。
为了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东北三省不断优化政策措施,释放明确的产业导向和政策红利。各省区制定了具体的规划和实施意见,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等成为了重点任务。同时,各地也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农业物资装备和管理水平,逐步推进农业信息化和资源利用可持续化。
这些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2022年,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消息令人振奋。东北粮食的连年丰收,正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生动缩影。同时,现代化大农业也为东北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率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信息化、资源利用可持续化。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东北振兴的脚步会越来越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