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用地政策是关系到项目能否落地的关键问题。如果用地政策不到位,很容易把投资者“赶跑”。因为他们的项目不能落地,或者开发成本过高,难以承受。同时,受到土地指标制约的问题,增量用地的增长空间也受到限制。那么,乡村旅游存量用地难题有哪些解决方案呢?
一.设计好闲置农房的利益分配机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很多农村都保留了大量闲置农房。这些闲置农房可以通过出租的方式来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也可以通过自营的方式来形成农民自主创业的空间。在进行出租的时候,农民和租户需要谈好具体的租金事宜,明确好各自的利益分配问题,不要可以压低租金。因为租金太低,会影响日后的长期合作。毕竟农村社会的法制意识不是很强。一旦农民发现租金太低,就会有被“欺骗”的感觉,这会为项目的稳定运营埋下隐患。具体什么样的租金适合,需要根据项目盈利状况来看。最好的方式是,租金之外,再给农民一定的股权,这样就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在一些闲置农房开发价值较大的地方,如果农民出租农房的积极性不高,政府也可以出台一些奖励补贴政策,对积极出租闲置农房的农户,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
二.利用闲置房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
农民闲置房出租出去之后,不能简单地把农民和房子“隔离”开。让农民入股是最好的方式,如果不能入股,也可以让农民在租户经营的项目中就业。假如租户利用闲置农房开了咖啡馆,那么,就可以聘请农民来咖啡馆打工。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让农民就地就业。从情感上来说,农民对房子有感情,对房子也非常熟悉,在日常工作中,农民可以更好地对房子进行维护和呵护。如果不是开咖啡馆,而是开民宿,农民作为民宿主人可以提供更周到、更本地化的服务。让民宿的经营更加具有本地文化的气息。
三.以“开发与保护相平衡”的原则进行设计和改造
在一些传统文化村落,农村闲置农房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这样的情况下,对闲置农房的利用就必须采取“开发与保护平衡”的策略。无论是对墙壁的立面改造,还是对室内环境的改造,都要本着保护的原则,不能改造的地方就要坚决保留原始风貌。如果闲置农房是用来开酒店的,还需要对室内采光方面进行重新设计。很多老宅子在采光上较差,就需要扩大窗户的面积,增加采光。
在闲置农房室内设计之外,还要做好院落景观的设计,院落景观既要尊重原有的院落肌理,也需要尊重原有的乡土文化,尽量保留原有的风貌,同时也要突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主题。
要实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还要让闲置农房改造与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乡村旅游规划实现对接,形成协同化、联动化、绿色化的开发模式。同时还要在安全环保等方面加强统一管理,确保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案例
走进福建漳州市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山重村,在群山环抱中,一片古院落呈现在面前,“花田社”招牌醒目地悬挂在门口,三五成群的游客往返在欢声笑语中。
“我们请了当地的老师傅进行修缮,修旧如故,让传统工匠技艺得到延续。”花田社负责人阮美珍介绍,以前这里的14户农房因年久失修,失去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后来他们向当地农户进行有偿租赁,经过精心修缮后,打造成特色民宿群落——五个传统四合院、三个独立院落和16套六十余间古宅,开业以来吸引四面八方游客入住体验。了解更多
“花田社”来到古山重并非偶然。2010年以来,山重村迎来外出经商和务工高潮,原有4550多人的村庄仅有2000多人留在村里,多数村民在外置业买房或异地新建房子,使得原来的古厝民居闲置多年,有的破败不堪还成了危房,这一现象引起村干部的关注。“这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迅速,用地需求大,空置的古厝民居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山重村村干部林建国说。
为此,闲置的古厝民居如何有效再利用摆上了议事日程。林建国说,村里多数古民居的石墙、瓦楞、燕尾脊和房梁等构件保留完好,是具有上千年历史的特色闽南风格建筑和景观资源,直接拆掉显得可惜,在县文体局(旅游局)和旅游区管委会的指导下,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成为大家的共识。
随后,旅游区开始面向厦门等城市开展民宿招商引资,同时以景区化标准持续开展环境整治提升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几年来,以水云间、花田社民宿为代表的多家社会投资主体在当地农家古厝掀起创业热潮。
“这里原本是一幢建于1968年的闽南红砖老厝和蘑菇房,屋梁有些塌陷,墙壁部分掉落,整修后焕然一新。”水云间民宿主人张戈说,开张后的水云间在驴友圈声名鹊起,从北上广深到法国、德国、西班牙,众多游客不惜远道而来古山重,或欣赏成片黄灿灿的油菜花田,或坐在瓜棚下听溪水音乐,或去乡间慢跑,下田和村民一起劳作。2017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300多人次。
旧村改造和复垦是开发利用闲置农房的另一种方式。以古农村为例,该村对闲置老宅、土木结构危房等废弃建筑统一进行征收,在清除石渣、瓦片后,对村民自建房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斜屋顶、统一立面建设,或者就地填土进行复垦作业。
古农村村干部戴宝辉说,此举一方面可以提升村庄环境,对土地资源进行扩充再利用;另一方面,通过项目申请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补助,所得资金全部用于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开展公益事业等乡村振兴或扶贫项目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村级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